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四十手之涵義與功德(一)
講述:
在前一講中,已經將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四十手的緣起,作了簡要的講述,在這一講中,則要進一步研習四十手每一手的涵義與功德。。
在密宗來說,一般修行者對於五種事業法,只施行息災、增益、敬愛(又稱懷愛法)、調伏法(又稱誅滅法)四法,簡稱之為「息增懷誅」。而對於鉤召法,則須金剛上師才能施行。而在修事業法時,須得上師傳授,才能依法施行,不能隨意行之。但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所行的五事業法,卻是凡受持「大悲咒」的人,只要以至誠恭敬之心與無比的信念,觀想手中的法寶,念誦大悲咒章句,即能得菩薩大悲願力的加持而隨心所欲、無不成就,因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在密宗有「大悲金剛」之稱,能統攝五部五法之故。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所統攝的五事業法的手印,在《大悲心陀羅尼經》中本為四十手,然在圖式中,則有四十二手,其中「甘露手」出於《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所記有(唐‧不空譯),「總攝千臂手」則出於《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唐‧智通譯),每一手都持有法寶,而每一手的稱名,都與所持的法寶相關,如「楊枝手」手中即持一楊枝,「寶印手」即持一寶印等,所以觀看手中所持之法寶,即可了悟此手印所具的涵義和功德。而手印的結成,也是依法寶具有的形狀而隨其變化,譬如「寶弓手」的手印就要斜仰緊握,才能有持弓的效果;「羂索手」即需手掌上仰,姆指及小指張開,其餘三指內屈,才能持索不墜。於此可知,手印與法寶必須相應,方能圓滿。而觀想手印之時,尤應注意各指的位置,同時觀想所持的法器與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法相,口中念誦大悲咒語,如此心境合一,即能成就一切所願。
以下就五事業法及有關之手印,逐一加以說明,在講述之前,有兩點先要言明,一是「甘露手」和「總攝千臂手」因不屬於五法之內,要先作闡釋;二是《大悲心陀羅尼經》對四十手之順序,為講解方便,而依五法之順序,予以分別調整,並在講述時,先依次介紹五法,再一一說明手印之涵義及功德,並依《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記,如「若為富饒種種珍寶資具者,當於如意珠手」予以說明後,再引用相應之大悲咒第二十五句「摩囉摩囉」,釋意為「如意增長」即為大悲手「如意珠手眼」,兩者雖在文字上略有不同,但在深層的涵義上,卻為一致。再以「化佛手」來說,《大悲心陀羅尼經》第三十五手相云:「若為生生之處,不離諸佛邊者,當於化佛手」,而大悲咒第三十八句咒語「阿囉嘇」則譯為「於法自在」,為大悲手「化佛手眼」,真實之義都在以佛菩薩為依皈。所以手印的行持,主要在於一心觀想,能依此觀照、行持、誦念,則經文、咒語、法寶,三者一體,就能在修法時,立即有所相應。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以大慈大悲垂憫眾生,統攝五法,度化眾生能離苦得樂,消災增福,若眾生能依此修行,一定會得菩薩的佛力加持,而如經上所說,「能斷一切繫縛,能滅除一切怖畏,一切眾生蒙此威神,悉離苦因,獲安樂果。」這就是大悲咒與手印的無量功德,只要眾生能真實的信奉受持,堅不退轉,就必能得一切成就。
在敘述大悲咒與手印的涵義與功德之後,接著要講述的就是五種事業法,依其順序,首先是如來部的息災法:
災在佛法來說,通常是指劫末所起之災害,而有小三災和大三災之分,小三災為刀兵、疾疫、饑饉,大三災為水、火、風。這些災害的發生,在《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九)》中說:「是時諸人,不行正法,非法貪著,恒所染污,非理貪愛之所逼使,邪法欺張,起諸過惡,狠戾難教,不能行善,不知作福,不救苦難,與邪惡法,日夜相應,或身口意起三邪行,不能遠離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愛、瞋恚、邪見,不知恭敬父母師僧……恣心所起種種惡業,此業能感壽命短促,能感多病,能感色形醜陋,能感身無威德,能感卑賤家生,能感貧窮困苦,能感愚癡邪見,如是等業日夜生長,如是人者與種種煩惱惡業相應,由此極重邪行業故,漫風起吹方所時節,違失常度。……」這就是一切災害發生的根源,為止息這些災害,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以大悲願力,教化眾生修此息災法,期使眾生能改過向善,滅除一切業障,解脫一切煩惱,而以化佛手等八手度化眾生。
在如來部的息災法中,其八手之涵義與所持之手印、法寶之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