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文講述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101年5月16日

第十六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文講述: 

      上一講已將經文中淫欲之害略作說明,今天要講嗔恚之害。

    經文說:「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 

    嗔恚在佛法上乃三毒之ㄧ。因嗔恚是眾生最易犯的一種不正常的心理現象,在心理學上是屬於非理性的情緒反映。很多人往往因為一點微小之事,而不惜大發雷霆之怒,甚至任意遷怒於人,造成很多的怨親,冤仇而不自覺。由於嗔恚之心人所皆有,而且對人對事都會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佛法常以之教化眾生,要善加調伏。在《決定毘尼經》中,佛告知舍利弗「若菩薩有二大犯,何等為二?因於嗔恚、愚痴之犯,戒名大犯。」可見修行如菩薩亦難免有嗔恚之犯,何況世間眾生?嗔恚之害,實在所難免。而嗔恚危害之大,正如《華嚴經》所說:「一念嗔恚起,障百法明門」與通常所謂的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涵義相同。《大集經》說:「一念起嗔,一切魔鬼得便」,都是說嗔恚之害。這裏要特別注意的是經上都是指只要「一念嗔心起」,即會有如此大的危害,若是嗔恚心發,則所造成的傷害不僅如經上所說,能「障百法明門」而已。事實上學佛修行,調伏和滅除嗔恚之心,實為最基本的工夫。佛法將之列為三毒之ㄧ,乃在其能障蔽智慧不能入佛法之門,最能危害修行上的成就。 

    嗔恚生起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大多還是來自於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礙。ㄧ個人身體上如果有了病痛,就會造成情緒的煩躁和不安,以致對任何事稍不如意就會大發脾氣,使自己和別人都無辜受害,另一原因,則是心理上的缺乏自信,老是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有志難伸或是時時懷疑有人要加害於己,於是常常怨天尤人,造成很多煩惱。甚或受到外境的干擾,本來與自身無關之事,也會引起無明的嗔恚之心,甚至與人爭論口出惡言,大打出手,造成彼此的傷害。類此事件,可說處處可見,比比皆是,這也足以說明嗔恚之心,本是與生俱來的惡因習氣,很難斷除。 

    佛法對於嗔恚之害的調伏,都是以忍辱為本。《決定毘尼經》即有「我說忍辱為妙勝,嗔恚之性實不生」,俗話說能忍自安。「六度」以「忍辱」為修行的法要,即是要以忍辱滅除嗔恚之害,佛經上有忍辱仙人的故事,中國歷史上有張良橋下拾履的傳說,都是在強調忍辱在成佛與修養人格上的重要。 

    在《大方便佛報恩經》中,曾記述佛對彌勒菩薩講述忍辱太子的事迹,藉以驗證忍辱與嗔恚相對應之關係,經文:「佛告彌勒菩薩,乃往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毗婆尸如來,……其佛滅後於像法中,有國名婆羅奈,其王聰叡仁賢,常以正法治國,不枉人民,王主六十小國,八百聚落,王了無子,王自供養奉事山神、樹神、一切神祇,經十二年,不懈不息,求索有子,第一夫人便覺有娠,十月足滿,生一男兒。其子端正人相具足。生已召諸大臣、諸小國王,占相吉凶,即為立字,以其太子性善不嗔,名曰忍辱。忍辱太子其年長大,好喜布施,聰明慈仁,於諸眾生等生慈心,爾時大王有六大臣,其性暴惡,奸詭佞諂,枉橫無道,人民厭惡。時六大臣自知於行有違,常懷嫉妬,憎惡太子。

    爾時大王,身嬰重病,苦惱顦顇命在旦夕。忍辱太子往告諸臣:父王困篤今當奈何?諸臣聞已,心生嗔恚,報太子言:王命不久何以故?欲求妙藥,不可得故,是以當知命去不遠。太子聞已,心生苦惱,悶絕躃地。時六大臣即入靜室,共謀議言,忍辱太子不除去者,我等終不得安穩也。作是念已,第一大臣言:忍辱太子無事可除。一臣復言:我有方便,能除去之;即往太子所,報太子言:臣向在外,於六十小國八百聚落中,求覓藥草,了不可得。太子問言:所求藥草,為是何物?大臣報言:太子當知,求藥草者,正是從生至終,不瞋人眼睛及其人髓,若得此藥,得全王命;若不得者,命在不久,於諸國土,無有此人。太子聞已,心生憂惱,即報大臣:今我身者似是其人,何以故?我從生來未曾有嗔。大臣言:太子若是其人者,此事亦難,何以故?天下所重莫若己身。太子言:不如諸臣所言也,但使父王病得損者,假使百千身亦不為難,況我今日此穢身也。大臣報言:如此之事,隨太子意。 

   爾時,忍辱太子心生歡喜,而作是念,若使此藥能除父王病者,宜應速辦此事。忍辱太子即入宮中,到其母所頭面禮足,合掌向母,而作是言:今者此身欲為父王作治病藥,恐其身命不得存立,是故與母共別。願母莫憂苦戀慕其子。其母聞是語已,心生悶絕忘失四方,譬如人噎又不得咽,不能勸進,又不得吐,不能勸止。即前抱其太子悶絕,以冷水灑面良久乃甦。爾時太子白其母言:父王身命,須臾之間不得久停,宜時速辦令王服之。爾時太子即呼大臣、諸小國王,於大眾中即宣此言:我身今者與大眾別。爾時大臣即呼旃陀羅,斷骨出髓,剜其双目。 

    爾時大臣即擣此藥奉上大王,王即服之病得除差。病既差已,問諸大臣:汝等於何得此妙藥,除我患者,得全身命?大臣白王:今此藥者忍辱太子之所辦耳,非諸臣力所堪辦也。王聞是語,心驚毛竪,微聲問諸臣言:忍辱太子今在何所?大臣答言:太子今者在外,身體傷損,命不云遠。王聞是語,舉聲大哭:怪哉!怪哉!自投於地,塵土坌身,如我今者實自無情,云何乃能服此子藥,往到子所,其命已終。王及夫人及諸臣民,無量大眾前後圍繞,其母懊惱投身死尸,以我宿世有諸過惡,今令子身受是苦也。今我身者何不碎末如塵,乃令我子喪失身命。爾時父王及諸小王,即以牛頭栴檀香木積以成,闍維太子,所有身骨,復以七寶起塔供養。」 

     這個故事很長,但是涵義明切深遠,佛以之教化一切眾生,孝養父母,當以忍辱為主。能忍則不嗔,能到無嗔,才見忍辱功夫。佛以自身的因緣說法,旨在能為末世眾生開啟一點靈明智慧。如果眾生尚不能受持此一教化,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調伏嗔恚之心,那就依佛所說,「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日久必能使嗔恚之心遠離。若能感悟忍辱之義,勉力行持,則當更能遠離嗔恚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