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文講述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101年5月30日

第十八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文講述:

      前三講已將淫欲、嗔恚、愚痴三種最能障礙眾生修行的毒害,略予講述,今天所要研習的經文是將菩薩以大威神力,饒益眾生的功德,作一總括說明:

    經文:「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這段經文的大意是:佛在宣說觀世音菩薩以無比的大威神力,護衛眾生脫離三毒的侵害之後,又對無盡意菩薩說:無盡意,觀世音菩薩因為有這些大威神力,護持眾生得到很多利益,因此有緣眾生實應常常心念觀世音菩薩。

    在研習這段經文時,最要注意的是佛所說的「心念」兩字,在前面的經文中,佛最初以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解脫眾生所遭受的外境七難,接著又以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能脫離內緣所生的三毒之害,復在此段經文中以「是故眾生常應心念」來教化眾生要時時處處不忘心念觀世音菩薩的無量慈悲。雖然是一樣的稱念觀世音菩薩,但佛卻以不斷強化的字句,喻示眾生要能從口念到身敬一直到心念,看似簡單,實是佛對修學此大悲法門眾生方便入門最為實用的方法。

    心念的意義,簡要的說:就是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念念不可忘。不可忘觀世音菩薩大威神力度世的功德,也不可忘了世間苦難眾生亟待菩薩大悲法門的慈悲救護,更不可忘自己與觀世音菩薩所結的不世因緣,此三不忘亦是我們修學菩薩大悲法門長養人身慧命,善根福德的基本功夫,一定要勤勉奉行,朝夕惕勵,成為人生中不可忘的大事因緣,若能淨念相繼,必能心地清淨,達到佛所說「常應心念」自在無礙的修行境界。 

    持名心念,是修行的最基本方法,一般可分為事念與理念兩種:所謂事念是指對佛法所說的人生宇宙的道理,還不甚了解,只憑著對佛菩薩的信仰,而常時持念,雖有雜念生起,亦能以稱念佛菩薩的聖號,加以調伏,而理念則是指對佛法所說的道理與境界,都能有較深入体悟,對於稱名念誦的涵義與功德,深信不疑,所以念時能心志堅定,不懈不怠,而在妄念初生時,即能以稱念佛菩薩的聖號予以制伏。這兩種稱念的方法,雖略有深淺之不同,但只要能堅持不退,日久功成,同樣能達到心地清淨,智慧開啟的境界。《往生傳》記載著一個持名念佛,而得成就的故事,大意是說:衡州(湖南衡陽)有位姓的鐵匠,一家四人,生活極為清苦,有次一位法師路過其家,鐵匠一時念起,就恭敬的請法師到家中接受供養,茶餘飯後,法師問其生活狀況,鐵匠即時神情黯然的說,日子過得很苦,並請教法師能否傳給他離苦安樂的方法,法師聽了之後,就教他持名念誦阿彌陀佛的方法,鐵匠聽了以後,雖不明白阿彌陀佛的意義,但既然是師父教的,念了一定會有好處,於是每天在打鐵時,每打一次鐵,就念一句阿彌陀佛,就這樣不知不覺的念了三年,從未中斷。有一天突然心有所感,自己說了一句偈語:「叮叮噹噹,久鍊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說了之後,再打了一次鐵錘,就站在原地,真的往生西方去了。這個故事,雖然聽起來很平常,但是足以證明只要真心持名念誦佛菩薩的聖號,就會有不可思議的效益。

    這段經文佛以「常應心念」再次教化眾生要真切体悟觀世音菩薩的大威神力,除了能解脫世間眾生外境內緣的災難和煩惱之外,還有很多饒益眾生的神奇效益,所以一切眾生實應心中常念觀世音菩薩,不要想起來才念,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都能心念觀世音菩薩,如此必能得到菩薩大威神力的感應和護持,而且業障日消,智慧日長,一切的災難和煩惱都會漸漸遠離。這是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賜福,我們一定要深信受持,不懈不怠,為弘傳菩薩的大悲善業,盡心盡力的默默奉獻,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作好修學菩薩法門應做的自度度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