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101年7月25日

第二十五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文講述:

      經文: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前段的經文,是記述佛對無盡意菩薩,說明觀世音菩薩為度化世間不同根性的眾生,示現佛、緣覺、聲聞等三身,而為眾生宣說一心修學,圓滿信解行證、福慧具足的成佛之道,與十二因緣、四聖諦的法門之後,接著又說觀世音菩薩為了度化其他的世間眾生,復現色界的「梵王」、「大自在天」與欲界的「帝釋」、「自在天」等天王身而為說法。

    先說經文所言的「梵王」身,梵是清淨之意,「梵王」通常是指色界初禪天的大梵天王,在初禪天中,計有梵眾、梵輔、大梵等三天,此三天的眾生,在其斷欲、離垢的清淨心中,雖尚有粗細的思想,但已不須段食,故無鼻舌二識,惟有樂受與眼耳身三識相應。

    大梵天王雖是色界初禪天的天王,已離貪嗔之念,但身識尚在,故常以自主獨存的觀念,認為自己是宇宙的創造者,乃自然而有,世間一切眾生,皆由其化生,並自認能識一切諸法義理,所以足堪統率大千世界。但在佛法上,梵天乃是色界之天,尚不能超出三界,了脫生死。所以雖自認為宇宙的創造者,但卻無法挽救世間眾生脫離苦海,眾生若要得度,仍需要佛法的慈悲為其依恃。

    觀世音菩薩以大慈大悲的願力,要度化世間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所以在現佛、緣覺、 聲聞三身之後,又現諸天之身,而為說法。佛以觀世音菩薩先現梵天的原因,除了要教化眾生,能修梵天的禪定、清淨離欲的梵行之外,亦因大梵天王對佛法的弘傳於世,有著很深的因緣,在《過去現在因果經》中,記載著一段大梵天王請佛為眾生說法的經過: 

   「大梵天王,見於如來聖果已成,默然而住,不轉法輪,心懷憂惱即自念言,世尊,昔於無量億劫,為眾生故,久在生死,捨國城,妻子;頭目髓腦,備受眾苦,始於今日,所願滿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默然,而不說法?眾生長夜,沈沒生死,我今當往,請轉法輪,是念已,即發天宮……至如來所,頭面禮足……而白佛言:「世尊,往昔為眾生,久住生死。捨身頭目,以用布施,備受諸苦,廣修德本,始於今者,成無上道,云何默然,而不說法,眾生長夜,沒溺生死,墮無明暗,出期甚難。然有眾生,過去世時,親近善友,植諸德本,堪任聞法,受於聖道,唯願世尊,為斯等故,以大悲力,轉妙法輪,釋提桓因,乃至他化自在天,亦復如是,勸請如來,為諸眾生轉大法輪」。 

    這段經文,詞意明顯,其中雖略有重複,但前段是說明大梵天王為眾生向佛請法的起心動念之情,而後段則是向佛稟明世間眾生,堪能聞法的原因,以及請佛說法的理由,乃至三請,佛方默然受之。我們在研習時,所以要引述此段經文,主要在使同學們能了知大梵天王與佛法的弘傳於世,實有著甚深的因緣。而在研習時,不僅要對大梵天王行禮敬之意,更要發心修學梵天的清淨,與效法大梵天王護持佛法的精神。而這也正是觀世音菩薩,以其大悲願力,現大梵天王身,為眾生宣說離愛斷欲的清淨之法,與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因緣。 

    四無量心,分別來說:慈無量心,即是予眾生一切樂;悲無量心,即是拔眾生一切苦;喜無量心,即是見人行善或修學成就,心生歡喜;捨無量心,乃將如上三心,捨之而不執著,並對一切眾生,不生愛憎之心。此四心因能善緣一切眾生,得無量利益,故統稱之為四無量心,又此四心,若能依禪定而修,則生色界梵天,故又名四梵行。常修此法,心地即能清淨慈悲,而這種清者無汙,淨者不染,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性修養與行持,正是此段經文,觀世音菩薩現大梵天王身為眾生說法的主要內容,我們在聽聞此法之後,若能身體力行,必能得無量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