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經文講述: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101年10月17日

第三十六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文講述:

  經文:「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

 上一講曾引管仲國宰相時所行之善政,以說明其一切之作為與觀世音菩薩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意義上有很多相應之處。由於宰相為一國之重臣,其行政效益較為廣大,影響亦為深遠,在學習時能擴大我們的胸懷,成就非常的事功。但非人人都能有管仲的福德因緣。所以覺得再舉一個地方的宰官,以其與眾不同的作為,來契合觀世音菩薩現宰官身的另一種進德修業的教化。而在所見的資料中,深覺《了凡四訓》一書,具有此等功用,因此在重新閱讀之後,決定選為此段經文第二部份之講述內容。

《了凡四訓》之作者,為黃坤儀先生,因其一生之行誼,有很多看似平凡,而又極不平凡之處,可作世人學習之典範,其所以用《了凡四訓》為書名,乃是受雲谷禪師之教化,而以「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的覺知,希望自己能以再生之身,自求多福,並修養德性,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以報天地祖宗之大德,為表示洗心革面之決心,乃將原來所用「學海」之號,改為「了凡」以示「不欲落凡夫窠臼也,從此而後,終日競之,便覺與前不同」。至於「四訓」則是以「立命、改過、積善、謙德」四事來述說自身一生之功過得失,文情坦然,句句真實,無絲毫做作虛偽之處,讀之發人深省。整本書引經據典,說理通順,舉例真切,世人讀後,多所受益,乃以「了凡先生」稱之而不名,甚至有些人誤以「了凡」為其真名。

由於本書的內容真實而精要,言事說理都非常清楚,與佛法的修行法門很為契合,所以近代佛門高僧印光大師,一生中對此書極為讚賞,除為之撰寫序文外,並極力予以提倡,他的弘化社,印送此書約在百萬冊左右,可知印光大師對此書之重視。

   作者黃坤儀先生(以下稱了凡先生)為江蘇吳江縣人,在書中他略述自己一生的際遇為「余童年喪父,老母命棄舉業學醫,謂可以養生,可以濟人,且習一藝以成名,爾父夙心也。後余在慈雲寺遇一長者,修髯偉貌,飄飄若仙,余敬禮之。語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進學,何不讀書?余告以故,並叩老者姓氏里居,曰:吾姓雲南人也,得邵子皇極數正傳,數該傳汝,余引之歸,告母,母曰:善待之。試其數,纖悉皆驗。余遂起讀書之念。…… 為余起數,明年赴考,三處名數皆合,復為卜終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幾名,某年當補廩,某年當貢,貢後某年當選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歸,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當終於正寢。惜無子。余備錄而謹記之,自此以後,凡遇考校,其名數先後,皆不出公所懸定者。」這一段文字,是了凡先生敘述自己,從學醫改為讀書,求取功名的經過,而這種改變,是受先生推算命運的影響,雖然他聽了有些懷疑,但是證之後來的一切所遇,都與先生所言相符。而在此情形下,他說:「余因此益信進退有命,遲速有時,澹然無求矣!」此時他完全相信自己的命運,早已有了定數,所以不再想讀書上進,只終日靜坐。「己巳歸,游南雍,未入監。先訪雲谷禪師,於棲霞山中,對坐一室,凡三晝夜不瞑目。雲谷問曰:凡人所以不得作聖者,只為妄念相纏耳,汝坐三日,不見起一妄念,何也?余曰:吾為先生算定,榮辱死生,皆有定數,即要妄想,亦無可妄想。雲谷笑曰:我待汝是豪傑,原來只是凡夫。問其故?曰: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了凡先生與雲谷禪師的這段對話,說明了凡先生深以自己為術數所限,既然命運如此,則再想什麼也沒有用,所以不如不想。其實什麼都不想了,也是一種妄念,還是有心,並不是真的已入無心的境界。所以雲谷禪師說他還是一個凡夫。這個道理,了凡先生還沒有真的明白,於是雲谷禪師又說:「但惟凡人有數,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來,被他算定,不曾轉動一毫,豈非是凡夫!余問曰:然則數可逃乎!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我教典中說: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夫妄語乃釋迦大戒,諸佛菩薩,豈誑語欺人……汝不見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若不反躬自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

   這一段文字,是雲谷禪師解答了凡先生所提的命運是否可以改變的問題,首先禪師說:命運是靠自己造作的,不會完全受命數的限制,而福也是靠自己修來,因為佛經上都是以有求必應來教化眾生,只要如理如法的向佛菩薩真誠的願求,必然會所願皆遂。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正說明了「千處有求千處應」的道理。其次是禪師告知了凡先生,過去二十年來,乃是白白浪費在命運的窠臼裏,未曾用心去思惟,要如何的突破命運的束縛。至於要如何才能改變命運,禪師則是以「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來說明,也就是說: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只要「從心所覓」,就能感而遂通,得到應有的福報,只是不要向外盲目的追求,即使用盡了方法還是會增長煩惱,一無所得,而結果是內外雙失。雖然禪師的說法簡要,但實已將世間的一切人事現象,完全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