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101年10月24日
第三十七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文講述:
經文:「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
接著雲谷禪師,又對了凡先生說:「汝今既知非」,即應「盡情改刷」,而實行的方法,就是「務要積德,務要包荒,務要和愛,務要惜精神」。並以昨死今生的態度,真實的覺悟,如此就能使命運改變。禪師為了增強這一說法,又引商代太甲悔過之言:「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和詩經「永言配命,自求多福」的話,說明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只要不造作惡事,體察所處的環境,常作善行,多積陰德,便能趨吉避凶,不受命運的支配。
了凡先生在聽了雲谷禪師的開示之後,即「拜而受教」,並將「往日之罪,佛前儘情發露,為疏一道,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條,以報天地祖宗之德」,以示真心懺悔,知過改過,力行善事的決心。為了實踐此一誓願,就連自己原來所用的號—「學海」也改稱為「了凡」。「從此而後,終日競競,便覺與前不同」。這一段話是他深自反省以後所作的決定,並以發願修善,作為爾後行為的規範,覺得要想將自己的病根一一拔除,一定要從嚴於律己開始,而這也正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功夫。由於能常自警覺,痛改前非,生活自然會有所不同,這不同以往的一切所作,便是真實的進步。
由於能律己從嚴,所以也就能寬以待人,即使有時遭人憎怨、毀謗,也都能「恬然容受」。然而縱使如此的競業將事,仍然會常感「行事未純,檢身多誤」,例如「或見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為善而口有過言,或醒時操持而醉後放逸,以過折功,日常虛度」。以上所說的幾件事情,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所發現的不足之處,能夠毫不掩飾的寫給子孫來看,確屬不易。用來作為自己學習的借鏡,必也受益甚多。
就這樣經歷了十多年的時間,三千條善事終於完成。接著又想到要求得子嗣,於是又發心要再做三千件善事,第二年在所願未滿之前,就得一子,這件事給了他很大的鼓勵與信心,就在三千件善行圓滿之後,又興起求取進士之願,並許行善事一萬條,三年之後,果然進士及第,並得授寶坻(今河北省)知縣。
在知縣任內,因公務繁忙,對於行善一事,常無法兼顧,深感所許的一萬條善事,不知要到何時才能完成,如此憂心之餘,有天夜裏,竟然夢見一神人,當將行善難以圓滿之苦,向之訴說。神曰:「只減糧一節,萬行俱完矣」!原來了凡先生在接任知縣之時,深覺寶坻縣的田地,異常貧瘠,農民生活極為艱苦,乃將田租予以減低,俾使農民的生活能得改善。這種造福於民之事,了凡先生自思乃知縣應為之事,從來也未放在心上。現經神人一說,記起來確有此事,只是不知道會有如此大的功德。這就是俗話說的,人在公門好修行。他雖是一名縣級的宰官,但他的恤民之舉,正是觀世音菩薩大悲心的顯現。後來他遇到五台山的幻余禪師,就將夢中之事告知他,並問他此事可信不可信,禪師答以:「吾心真切,即一行可當萬善,況全縣減糧,萬民受福」之事。而這也正與佛法所說,一修一切修的道理相契合。只要是真心行善,那怕是一點小善,也能得很大的福報。當時他已年六十九歲,超過了命中原有的五十三歲之數。可見修善積德,確可延壽。
在《了凡四訓》中,最值得世人警惕學習之處,則為教子知過改過,修福積德之語。他說:「吾於是而知,凡稱禍福自知求之者,乃聖賢之言。若謂福禍,惟天所命,則世俗之論矣!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即時當順利,當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貧窶想;即人相愛敬,常作恐懼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學問頗優,常作淺陋想;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人之急,內思閑己之邪,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足,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這一大段文字,是了凡先生悟得雲谷禪師,告以立命之說以後,身體力行,深覺「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所以歸納起來,分條述說,以訓其子。由於用詞淺顯,語意明顯,讀起來,似是老生常談的道理,但是若要能真實做到,確非易事,正如趙州禪師所說:「三歲小兒都懂得,八十老翁行不得」,而了凡先生能求富貴得富貴,求子得子,未求壽而得延壽,都是基於對雲谷禪師所說的話,深信不疑,並老實的依之行持,才能得到如此大的福報。我們在研習之後,也應該深信此中的每一句話,常思憶念,時時體會,以之作為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準則,相信日久之後,必也能得到像了凡先生一樣大的善果。而知過能改,修善積德,對於命運具有潛移默化之功,在事業上故可順利的發展,生活上更會增加真誠和諧的感受。願大家能深自體會,用功行持,因為此種修行,正與觀世音菩薩的教化深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