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經文講述: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101年11月14日

第四十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文講述:

  經文:「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這段經文的大意是:觀世音菩薩以大悲願力,觀察世間有情眾生的根機,認為應該以婆羅門身為之說法,而能得度解脫煩惱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清淨平等之法。

 婆羅門是祭司的稱謂,為印度早期社會四姓制度之一,其他三姓分別為剎帝利、吠舍與首陀羅。此四姓以婆羅門地位最高,他們是生來的僧侶,為祭司的宗教師,因祭祀的儀式繁瑣,必須專職的祭司負責,為保有此項權利,乃主張祭司世襲。在婆羅門的法典中,倡言他們為梵天所生,因之亦以敬奉大梵天王而修淨行。

 剎帝利是王與大臣等階級的武士,負有對內統治,對外保護疆土之責,為世襲的專職戰士,他們要藉婆羅們的祭祀而得神佑,所以是第二階級。

 吠舍,除了祭司和武士之外,尚有其他從事於生產、製造業與經營的農、工、商業的庶民人士,被稱之為第三階級。

 首陀羅,則是被征服的土著人,為從事低下工作的賤民,並被禁止接受宗教生活。

 在此四大階級中,前三者因有誦念《吠陀》經典及祭祀的權利,死後能再投生於世,故稱之為「再生族」。而首陀羅族,因無祭祀及誦經的權利,所以亦無轉世再生的機會,乃稱之為「一生族」。於此可知古代的印度,實為一個只依階級,即能決定人的生命權利的不平等社會。

 由於社會分為四個階級,而人的一生也被分為四個時期,作為理想生活的實踐歷程,但只適用於前三種階級,首陀羅仍被排除在外,此四時期的踐行,又以婆羅門最為嚴格,可分為:

 一是淨行教養期:通常兒童成長約到八至十二歲時,就要出家拜師,學習《吠陀》經典,經過不等的一定年限,學成歸家。

 二是家居生活期:此時應結婚、生子與照顧家庭生活,有時也為地方做些服務工作。

 三是林棲修行期:在盡完家庭及社會義務後,即應再行出家隱居,修持思維,在苦行中體驗生活的真實意義。

 四是遁世潛修期:這是老年的遊行生活,是在不斷的體悟生活中的經驗以後,追求提升自我的生命境界,祈求受到神的啟示。

 婆羅門教的經典,有《四吠陀》及《奧義書》等,均以大梵天為崇拜、讚誦的對象。所謂「吠陀」乃智識之意,亦即以宗教智識為內容的經典。依早期印度的傳說,這是古時聖者,受神的啟示,所讀誦的韻文或咒偈式的歌辭,因為在那古老的年代,印度還沒有書寫的工具,所以只能以口口相傳,使這些讚誦之辭流傳下來。由於這些讀誦經典的內容,大都以歌頌梵天為主,所以「梵」成了宇宙的本源,因而自然界所顯現的地、水、火、風、空等物質世界,與天、人、動物的有情世界,都和「梵天」有著密切的關係。而在如此繁複的演化之下,逐漸形成了業與輪迴的觀念。《奧義書》說:人從欲而有,從欲而生意,從意而有業,從業而有果,一切的有情生命,都是從業流轉,並從兩個方向來進行,一是照現象化繼續,就是輪迴,一是回到本體    梵天,就是解脫。其中輪迴又依三條途徑來發展,一是人如能恭敬的依儀式祭祀行禮,則死後便能由天道而生於太陽的世界,獲得永恆的幸福;二是人如未能恭敬的依儀式祭祀行禮,死後則經由祖道而生於月亮的世界,再由月的世界轉生為人,如此輪迴不已;三是行惡之人,則會生於第三道,即獸道或地獄。

 當時的婆羅門教者,便以此神秘繁瑣的祭祀儀式,一面勸人為善,一面又過著放逸奢靡的生活,如此偽善的行為,漸漸引起了社會的反感,於是一些有識之士,便起而反抗舊有的傳統,也就是欲求理解宇宙人生真實意義的修行者,這種人被稱之為沙門。而釋迦牟尼便是當時許多出家修道的沙門中的一人,並在六年苦行之後,得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實相,成就無比的殊勝佛法。

 在婆羅門教的經典中,常有探究天人之間,梵我不二之說,惟只限於對宇宙人生現象間的理解,並未深入探討其真正的實相,即使如此也對當時社會的宗教信仰產生很大的力量。佛在很多經典中都提到過婆羅門教有關的故事,可知在當時古印度社會,婆羅門所具有的巨大影響。嚴格的說:婆羅門的宗教思想,對佛法也有一些啟示的作用,只是他們的修行方式和目的,並不能真正顯現人生解脫的境界,而佛法卻能有系統而真實的解決了此一實質上的問題。

 從以上簡要的說明中,可知婆羅門乃是古印度時期,社會階級制度下一種人的身份,雖然以修淨行為一生的願望,但卻具有特殊的權力和地位,以致所修的梵行,只是一種徒有的形式,並不能真正的得到解脫和自在。

 在這段經文中,觀世音菩薩為教化世間眾生,所現之婆羅門身,而所說之法,乃是顯現階級制度的不平等現象,使眾生能真實了悟人皆生而平等,雖有富貴貧賤之別,也是各人的因緣果報不同,絕不能妄自尊大,輕視於人,否則一切的修行,都不是真正的淨行。這是觀世音菩薩所示現的清淨平等之法,我們學習時一定要深自了悟,在日常生活中,要平等的待人接物,謙卑的與人相處,避免有階級權勢之分,如此方能修得真正的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