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102年1月16日
第四十九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經文講述:
此段經文的大意是:佛又對「無盡意菩薩」說: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三應身,遊化十方國土,為一切有情眾生說:解脫煩惱之法,圓滿成就了如此大的功德。因此你們世出世間的一切眾生,都應一心專志的供養觀世音菩薩。
在研習此段經文時,首先要了解,佛在應無盡意菩薩所提「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的三項問題時,而為之解說觀世音菩薩,以大悲願力,遊化十方國土,並應現眾生的各種身形,為不同類形的眾生,說其契於各別眾生之機的方便之法,而使眾生能解脫其煩惱,度脫一切苦難,接著佛又對無盡意菩薩說:「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這裏所說的如是功德,就是指救七難,離三毒,應二求的慈悲救度,與因應十方國土各類眾生的願求,而示現的三十三種身形,教化世出世間的一切眾生,解脫煩惱,度脫生死的無上功德。
研習此段經文,若能對佛所說的功德、國土、一心供養三事,能深解其義,並有所體悟,則必能對修學佛法,有甚深的增益。
先說功德,雖然此二字,常得見聞,但究竟意義為何?也許人云亦云,各有各的見解。為了深入了解此功德一詞,在佛法上的真實涵義,特別引述經典中的一些解說,作為參考。《大乘義章》(九)曰:「言功德,功謂功能,善有資潤福利之功,故名為功,此功名其善行家德,名為功德」。意思是說:功有造作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亦為成就善行之德,所以稱之為功德。《仁王經疏》上曰:「施物名功,歸己曰得」。這是指布施於人,即是功,而因布施所得之福報,即名之為德。《勝鬘寶窟》上本曰:「惡盡言功,善滿曰得,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這是從善惡來看功德,其德者得也之句,與《仁王經疏》所言,有相同之義。從以上對功德之解說:可知功德乃善行積累所致,而一切善行必起自於布施,只是世間眾生行布施時,多隨興為之,並不完全了知布施之真義,就佛法而言,布施必源自於慈悲。無慈悲之布施,必難持之以恆,並常隨境而退轉,因此修慈悲以行布施,才是真布施,而此真布施,才能累功而為德。所以布施與功德實有密不可分之關係。
其次說國土,簡單的說:國土乃一切有情眾生之居處,有淨土、穢土之別。
淨土乃聖者所居之國土,無五濁之垢染。眾生欲生淨土,依《維摩詰經香積品》所說:菩薩以八種法門修行度眾生,能使眾生往生淨土。「何等為八?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眾生,謙下無礙;於諸菩薩,視之如佛;所未聞經,聞之不疑;不與聲聞,而相違背;不嫉彼供,不高己行,而於其中,調伏其心;常省己過,不訟其短;恒以一心,求諸功德。是為八法」。 這是維摩詰居士對眾香國菩薩所說,往生淨土修行之法。我們若能參照其內容,精進修行,當能往生佛國淨土,而不受娑婆世界十惡之苦。
再說穢土,穢土乃凡夫所居之娑婆世界,又名堪忍。此土眾生安於十惡,不肯出離。《悲華經》曰:「云何名娑婆,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故名忍土」。《法華文句》(二)曰:「娑婆此翻忍,其土眾生,安於十惡,不肯出離,從人名土,故稱為忍」。《悲華經》所說的三毒,就是貪、嗔、痴,諸煩惱則是指貪、嗔、痴、慢、疑、惡見之六大根本煩惱,與隨之而起的隨煩惱,在大乘百法中,此隨煩惱有二十種,乃隨逐於心,隨心而起,又分為小、中、大三種,小隨煩惱即忿(身心憤怒不平)、恨(心怨恨)、覆(隱藏己過)、惱(遷怒於人)、嫉(妬忌他人)、慳(惜物而不予人)、誑(欺惑於人)、諂(逢迎於人)、害(傷害他人)、憍(憍傲自大)。以上十種煩惱,是隨著六根本煩惱各別而起,範圍較小,稱為小隨。
中隨煩惱即無慚(不自知慚恥而對不起自己)、無愧(不自感羞愧對不住他人)二種煩惱。此二煩惱也是隨逐六根本煩惱而起,因其徧於所有惡性之心,凡作惡事皆有此二心,範圍比小隨煩惱大,故稱之為中隨。
大隨煩惱共有八種,即掉舉(心思浮動不得安寧)、惛沉(心思糊塗)、不信(不信善法)、懈怠(懶散無進取心)、放逸(任性妄為)、失念(失去正念)、散亂(心不專一)、不正知(知見不正)。以上八種煩惱乃隨逐六根本煩惱而起,因為這些煩惱性質沉重,故名大隨煩惱。
以上是對能擾亂人心的各種煩惱,所作的簡要說明,可說一切眾生都具有此類煩惱,只是輕重略有不同而已,佛法以解脫煩惱為修行成就的最高境界,實因其難以斷滅之故。至於文句所說的十惡業,則是指十不善業而言。
另外天台又有四種國土之說:
一是凡聖同居土:為凡夫與聖者同居之國土,此中有淨、穢二種,如閻浮提為凡聖同居之穢土,如兜率之內院,西方之極樂,均為凡聖同居之淨土。
二是方便有餘土:為羅漢死後所生之國土,在三界之外,修小乘之方便,斷盡三界之煩惱,因而生於此土,然尚餘障覆中道實相之無明惑,故云方便有餘土。
三是實報莊嚴土:此為斷一分無明之菩薩所生之處,報真實之道的無礙自在國土,故云實報莊嚴土。
四是常寂光土:為斷盡根本無明之佛所依處,為常住寂滅光明之佛土。
以上是對國土的解說,雖然引述較多,但都是平常聽聞,而未作深入了解的佛法名相之說,特別予以簡要說明,希望對大家能有一點助益。
關於經文中佛所說的「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之意,則是指觀世音菩薩,既已圓滿成就如此大的功德,為諸佛國土中的一切眾生解脫煩惱,出離生死之苦。對眾生具有無上的功德,眾生實應一心專志的供養觀世音菩薩。
供養在佛法來說:就是以香、華、燈明、飲食、資材等物,奉事禮敬三寶之義。供養除經上所說的四事供養(飲食、衣服、臥具、湯藥)之外,通常是指三種供養,一是利供養,如以香、花、飲食為供養;二是敬供養,如以讚歎、恭敬為供養;三是行供養,即是受持修行佛法為供養,此三種供養又名之為財供養、法供養與觀行供養。另行六供養、十供養等,在諸供養中,以法供養為最上,但不論行何等供養,最重要的是真誠與恭敬的一心專志的供養,如此方能不失供養的真實之義。
此段經文,乃是佛藉著與無盡意菩薩的問答,向眾生宣說觀世音菩薩,對世出世間一切眾生所圓滿成就的無量功德,作一總結,並示知眾生要時時憶念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功德,而應一心專志供養觀世音菩薩,使菩薩的大悲法門能弘揚於世。而這也正是我們在研習此段經文時,最重要而應謹記奉行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