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102年3月20日
第五十六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經文講述:
經文:「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以上三首偈語,前二首長行曾有宣說,第三首則為新說,謹依次加以講述:
又或有人「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這首偈語的意思是說:假使有人觸犯國家的法律,而要受到死刑的制裁,如果行刑前,能至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便能受到觀世音菩薩威神之力的加被,而使行刑者所使用的刀,立刻一段一段的折壞,而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這樣的事,聽起來雖很神奇,但在《觀音靈感錄》中,曾記載一則與此非常相似的故事:
「河南 滎陽人高荀,年已五十,犯殺人罪,被捕,鎖閉地牢。同牢人勸以努力共念觀世音。荀曰:「我罪至重,何由得免」?同牢者力勸之,荀乃發心,誓捨惡行善,專念觀音。不離造次,若得免脫,願起五層浮圖。捨身作奴,供養眾生。荀日夜用心誠切,鉗鎖自解,監司驚異,語荀曰:「若菩薩憐汝,斬應不死」。臨行之日,舉刀刀折,奉聞得免罪。」
此一故事所涵蘊的真實意義,乃在說明即使一個身犯死罪的人,若能真心懺悔,誓願捨惡行善,發心廣行善業,並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即能得到菩薩的慈悲救護,而能免於危難,而這也正是我們研習此首偈語,應予深思省悟之處。
又或有人「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這首偈語是說:假使有人因觸犯法律,而被監禁起來,並且在頸項上施予枷鎖,手足也都上了鐐銬,使犯者失去了行動的自由。此時若能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就能立即得到菩薩的慈悲救護,身上的枷鎖杻械,也自然的會散開解脫。
這首偈語中所說的枷鎖,乃是指施放在頸項上的刑具,而扣在手上的稱為杻,也就是現在是用於犯人的手銬,套在腳上的稱為械,即是腳鐐,這些都是防止犯人脫逃或反抗的刑具,只是近代以來,枷鎖已廢除不用,但手足所用之鐐銬,仍為執法者所賴以維護安全之刑具。而偈語中所說:「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菩薩的神奇之力,在《觀音靈感錄》曾記述一真實事蹟:
江蘇 怵陽書吏李墀三,毛景州居士之內弟也,民國二十一年四月四日被人誣陷,由駐軍二十五路獨立旅團部拘禁,嚴刑逼供,死而復活,竟誣服,引頸待斃。毛憫之,勸速持觀音聖號,以求免難。且引北洋畫報居先生在南京監獄誦觀音經,腳鐐屢次脫落事,以堅其信向。李聞而諦信,晝夜默持不稍間。至第三日覆審時,由西關看守所乘黃包車,至東關團部約三里餘,偃臥車中,心無雜念,惟存聖號,行甫一里,腳鐐忽錚然作響而脫開。同提數人與押解士兵,俱愕然驚顧,詫為異事。冤獄亦由此昭雪,從此執淨業為常課矣。
以上二個故事,所給我們的教化是,若能對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堅持不渝,萬一在遇到危難時,只要能淨心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不僅能在菩薩的護佑下度過危難,即使沉冤也能得雪。而我們每日誦經聞法,念咒行持,都在感受菩薩的慈悲教化,以便在日常生活諸多情境當中,能不踰越規矩,而隨順因緣,自在安樂,即使處於困境,也能與菩薩隨感相應,得到菩薩及時的救護,所以平時的修學行持,實具有長養善根的真實意義。
又或有人「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偈語所說之咒詛,乃是對心所仇恨之人,以言告鬼,加以災害之意。這是最不正當的害人行為,古代印度之外道,以及世間很多民族,都有以符咒害人之事。偈語所說之諸毒藥,乃是指以多種不同毒藥來傷害於人,一個人若是遭到別人的咒詛,或是要以多種毒藥來蓄意加害時,在此危險關頭,若能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不僅能得菩薩慈悲的護佑,而且還會使有意傷害你的人,遭到自食惡果的報應。佛典上曾記述一個故事:
有位阿羅漢住在山裏,常到附近的村落托鉢,有位居士很熱心的常予供養,一日有梵志者,因口渴向居士求取淨水,但因居士當時很忙,未曾答應。那位梵志就心懷怨恨,而他又是一個懂得巫術的人,就在夜間召來一個殺鬼,要殺鬼為之報復。此時山中的阿羅漢感知此事,就立刻趕到居士家,對居士說:今天夜裏,你將有危險,要把燈點起來,並且要至心念誦: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一直不停的念誦三皈五戒,不能睡覺,就能度過危難,得到安穩。居士受到阿羅漢的開示,即徹夜念誦三皈五戒,未敢稍停。結果鬼不能害,居士也安然度過危難。但是咒詛之術,有一規戒,若驅鬼去殺人,鬼會立即去殺,但如被殺之人,因本身的因緣,而使鬼無法加以殺害時,依法,鬼就要回頭去殺那個咒詛他的人,使其自食惡果。此即是偈語所說:「還著於本人」之意。但是阿羅漢心生慈悲,要化解此一惡因緣,乃又將梵志加以掩蔽,使鬼無法找到,亦使梵志逃過劫難。因為阿修羅的此一善舉,居士因而悟道,而那位梵志亦深自懺悔,發心向善。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一個人若是心術不正,常生嗔恚,雖能驅鬼害人,但終必會自食惡果,而受害者也必會得善神護佑,不受危害。所以為人處事,還是以慈悲為懷,助人為樂,作為待人接物的根本,如此才能少結怨於人,而得自在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