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102年4月3日
第五十八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經文講述:
經文:「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第一首偈語的大意是:若有人在戶外時,突然遇到惡劣的天氣,天空中不僅烏雲密布,雷聲隆隆,而且閃電如金蛇亂竄,掣電响如霹靂,再加上雷雨中又降下冰雹,處此情境之下,人必驚恐不安。此時若能至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則必能得菩薩威神之力的加被,而使雲散雨消,雷停電止,天氣恢復晴朗。
偈語中所說的雲,乃是浮遊在天空中的細微水點,是由地面的濕潤空氣,升至高處,遇冷氣而凝成。晴天時常見白雲隨風飄盪,陰天時則烏雲密布,濃厚而深重。
雷,則是空中帶電的雲相互激盪,所產生的掣電現象,並發出深長而巨大的聲响,此稱為雷,而掣電則是指陰、陽二電的雲,因受外界之作用,而失其均勢,因引力大而疾,則必產生激烈之光和熱,此即所稱之雷電,其閃爍於天空雲際之雷光,即是掣電。
雹,則是雷雨時,雲氣為電衝激,升入高空時遇冷而凝成冰點雪片,旋轉時凝結而成冰塊,隨雨而下,小者如豆,大者如拳,多在春、夏之際的雷雨時出現,能傷禾稼、牲畜、飛禽等。以上這些雖都是自然界的一時現象,但是人處其中,實難平靜安寧。此刻若能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得菩薩威神之力護佑,人不祇能免於恐懼和不安,即使那些雷電、掣電也會立時的散去,使天空歸於平靜,人亦免於恐懼的侵襲。
以上佛所說的偈語,雖多為重宣經文眾生所遭之危險和苦難,但是只要能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一切危難痛苦,都能即時得到解脫。佛所以如此不厭其煩的一說再說,實因世間眾生處此末法時期,垢染深重,若不時時予以教化,則很難不為世情所困,而致煩惱無盡,永難脫離五欲之害,更難悟入清淨平等的菩提境界。
因此佛又為此做了總結式的說明: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這首偈語的大意是:一切眾生遭受困苦危險時,便有說不盡的痛苦逼迫其身,得不到平靜安樂,但大慈大悲聞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以其不可思議的神奇智慧之力,能救度世間一切眾生的苦難,而解脫無盡的煩惱和痛苦。
偈語所說的眾生。梵語為薩埵,譯之稱有情。在佛法上所說的眾生,有多種的涵義,但此句中的眾生,乃指有情識之眾生而言。《唯識述記》說:「梵言薩埵,此言有情,有情識故」。所以佛在此偈語中所說的眾生,實是指人道眾生而說,因為只有人道眾生,才有情識的強烈作用,才會衍生出貪、嗔、癡、慢、疑等諸大煩惱,由於這些煩惱,多是因情而生,因識而變,乃至困頓身心,而生無窮的痛苦,難以自拔,《法華經方便品》佛說:「我知此眾生,未曾修善本,堅著於五欲,癡愛故生惱,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輪迴六趣中,備受諸苦毒」。可知這些常被諸苦所逼的眾生,唯有人道眾生,才能堪忍其苦。
其次句中所說的妙智力,乃是不可思議的智慧之力。觀世音菩薩乃是久修大行的菩薩摩訶薩,其所具之智慧,一定是微妙不可思議,才能為眾生的一切煩惱,方便解脫。否則世間芸芸眾生,所逢的痛苦各異,又如何能一一相應,而適時適切予以救護。佛在句中以妙智來說明觀世音菩薩觀察世間眾生所受的煩惱,而以大悲心法,予以救度,這種不可思議的智慧之力,便是妙智力,佛在《法華經方便品》亦說:「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觀世音菩薩為正法明如來之化身。當亦有此佛智。
由於觀世音菩薩有此妙智力,不祇能觀察眾生眼前所受的痛苦危難,而且亦能觀照到眾生歷來的因緣果報,而予以救護,如果眾生的福報不足,而又不能真心的懺悔自己的過失,不願捨惡行善,則這樣的願求,很難得菩薩的相應。尤其平時少於善行,而又未曾與菩薩結緣之人,一旦遭逢危難,便會陷於慌亂,而不習於稱念菩薩的聖號。所以平時禮敬觀世音菩薩,具有堅定不渝的信仰,則危難當前時,自會與菩薩相感相應,而使危難得到解脫。而這也正是佛一再宣說:「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的原因。這一點我們必須深深的牢記於心,才能真正的得到增益。
這首偈語,乃是將前面經文、偈語所說觀世音菩薩,能為世間有情眾生,解脫一切苦難的結語,在我們讀每句經文和偈語時,都要深信觀世音菩薩,能以不可思議的智慧之力,觀察世間眾生所受的各種危難、痛苦,適得其時的予以救護,而這種靈驗的事蹟,都建立在一個基礎上,那就是對觀世音菩薩堅定不渝的信仰以及至誠的恭敬供養。我們在研習課業時,常引述觀世音菩薩救護眾生危難的事蹟,主要目的,即是在增強同學們對菩薩的真實信仰,也只有建立了這樣的信仰,才能產生與菩薩相感相應的力量,並能成就自己在修行上的真實利益,相信這也是我們共同的心願,共同努力的方向。唯願大家都能為弘傳觀世音菩薩信仰的大業,不懈不怠,勇猛精進,為菩薩、為眾生善盡自己的一份心力。人生有願,貴在有願得償。願我們都能在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護佑下得遂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