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經文講述: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102年4月24日

第六十一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經文講述:

  經文:「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這首偈語的大意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悲法身,是從行持嚴格的戒律而成就。而戒律的莊嚴,就如天雷震動般的令人時時警覺,不敢稍有怠忽。菩薩的悲願能使眾生解脫煩惱,菩薩的慈意,更如空中的彩雲,望之使人喜悅,觀世音菩薩的慈悲願行,就如天降的甘露法雨,適時的將眾生的一切煩惱之火,予以熄滅,而得清淨自在。

   偈語所說的悲體,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法性身,因為菩薩是以大悲為本願,這在《大悲心陀羅尼經》中,就有非常清楚的說明: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童男、童女,欲誦持者(大悲咒),於諸眾生,起慈悲心,先當從我發如是願: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知一切法。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智慧眼。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度一切眾。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善方便。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乘般若船。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越苦海。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得戒定道。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登涅槃山。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會無為舍。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同法性身。

   這十大願都以「大悲觀世音」為起始,可知菩薩的性德法體,就是大悲,也就是偈語所說觀世音菩薩的悲體。研習此句時,應深自體悟此一「悲」字的涵義,乃一切菩薩修行的上首,所謂一念悲心起,百萬善門開,願我們常作憶念。

   觀世音菩薩以大悲為體,以大慈為用,使一切眾生廣受無量的恩澤。而這悲體從何而有?偈語說乃依戒而成,戒是什麼呢?佛法對戒的解釋,通常為防非止惡之意。嚴格的戒律,不僅惡事不可作,甚至連惡的念頭也不可有,是用來防杜身心的過失,並使之長養善根。《瓔珞本業經下》曰:「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信戒不間不斷,即能成就菩提境界。《涅槃經》(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的梯橙」。都是強調戒在修學佛法上的重要。觀世音菩薩是廣修大行的菩薩摩訶薩,當然在戒行上有圓滿的成就。

   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四級,五戒是指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五者;八戒又名八齋戒,除基本五戒外,再加上不塗飾蔓舞歌聽、不眠坐高廣華床與不非時食;十戒又稱十重戒,即《梵綱經》所說的十無盡藏戒,此十重戒除五戒外,再加以四眾過戒、自讚毀他戒、慳惜戒、嗔心不受悔戒、謗三寶戒,具足戒即具足圓滿之戒,如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

   另外戒有四科,一是戒法、二是戒體、三是戒行、四是戒相。戒法,即是佛所制之法;戒體,則是將所授受之戒法,領納於心,生防非止惡之功德;戒行,乃隨順戒體而如法行持;戒相,為戒的相狀差別,如比丘的戒相是二百五十戒等。

再者修學大乘佛法的人,又有共持之三聚淨戒:一是攝律儀戒,即遵行佛法,不作諸惡,(諸惡莫作);二是攝善法戒,即奉行一切之善,(眾善奉行);三是攝眾生戒,即是廣修一切善法,以利益眾生。

《大智度論》(二十)曰:「戒為一切善法住處。……人雖貧賤而能持戒勝於富貴,持戒之人,具足安樂,名聲遠聞,天人敬愛……,現世常得種種快樂,若欲天上人中,富貴長壽,取之不難,持戒清淨,所願皆得」。

以上是對戒的簡單解說,也是相應偈語對戒的重視之意,因為持戒是修行佛法的根本功夫,要使所持之戒能得到圓滿之成就,則必須要時時警覺,像天雷震動般之不可抗拒,才能持之不懈,習以為常,而不覺其苦。

偈語第二句之「慈意妙大雲」的意思,乃是說觀世音菩薩不僅以悲願為眾生解脫煩惱,而且亦以慈愛賜予眾生得到清淨安樂。菩薩的仁慈正如天空美妙的雲彩,飄然在虛空之中,無所罣礙。偈語以妙字來形容雲彩的自在悠然,亦在宣說觀世音菩薩的大慈,隨緣度化有不可思議的神妙之意。

第三句的「澍甘露法雨」,是在說明觀世音菩薩,以慈悲度世,適時給予一切眾生之教化,使眾生及時的解脫煩惱,斷惡修善。句中的澍字乃雨潤及物之意,澍雨乃適時之雨,象徵菩薩的救度眾生脫離苦難,都能即時相應。

句中所說的甘露,在佛法的辭義上,又名美露,味甘如蜜,為天人所食。《光明文句》說:「甘露是諸天不死之葯,食者命長,力大體美」。偈語以之表明觀世音菩薩,以慈悲度世,正如甘露法雨之潤化眾生。《涅槃經》(二)曰:「無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觀世音菩薩為眾生適時宣說大悲法門,令一切眾生普得法益,因之稱作「澍甘露法雨」。

最後一句的「滅除煩惱焰」,是在宣說觀世音菩薩,以慈悲度世,使世出世間的一切眾生所遭受的一切苦難,所生的一切煩惱烈焰,都會隨之熄滅。而這也正是佛為眾生宣說,觀世音菩薩以宏深的悲願與仁慈之力,救度眾生滅除煩惱的真實之義。

由於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的普門示現,所說之法,正如適時而下的甘露法雨,熄滅了眾生內心所生的煩惱火焰,而使心境充滿清涼自在。因此我們研習此首偈語時,尤應真切體悟其所具有的甚深涵義,對觀世音菩薩的教化,深信行持,對戒律的修學,亦要盡力而為,也許我們尚不能嚴持戒法,但至少可以參照《大智度論》(二十)所說:「五戒有五種受,名五種優婆塞,一者一分行優婆塞,二者少分行優婆塞,三者多分行優婆塞,四者滿行優婆塞,五者斷淫優婆塞。」。如此時時警覺,便能防非止惡,不犯大過,亦可使修學更能精進,漸次而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