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102年5月8日
第六十二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經文講述:
經文:「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此首偈語的大意是:世間眾生,常因貪著於五欲之利,而固執己見,輕則與人爭論不休,重則對簿公堂,從而造作煩惱不安之罪業。另有一些人則因抱持自己的知見,憤而聚眾而與執政者抗爭和衝突,乃致造成社會的動亂,引起人心之惶恐,尤有甚者,有些強權國家自恃國力強大,武備精良,常思侵略其他國家,以致兩軍對壘,形成可怖的戰爭氛圍,使兩國人民均處於驚懼恐怖之中。處此險惡的情境,眾生若能真心信仰觀世音菩薩,恭敬持誦菩薩的聖號,則當事者所有的怨憤之情,都會得觀世音菩薩的神力加被,而消弭於無形。
第一句中的諍訟,具有兩種不同的意義,諍字有止之意,謂以言語止人之過失。本是用以勸人為善,但因娑婆世界的眾生,我執之心很重,即使犯有過失,亦很難接受別人善意的規勸,所以古代朝廷之上雖設有諫官之職,負責糾舉廟堂之上的君主與群臣的錯失,可是這種敢於直言的諫議之臣,欲思盡其諍言之責,常須抱持冒死的精神,才能善盡諫諍之言責。在中國歷史上,即有兩位對諫官具有截然不同態度的君主,一是唐朝的太宗皇帝,一是明朝的思宗皇帝,前者由於能廣納諫言,所以才有魏徵等賢臣輔佐,而建立千古以來受人讚頌的貞觀之治。後者則是未納忠言,對正直之士的諫言,則屢加迫害,以致奸侫當道,誤己誤國,不但人民飽受戰亂之苦,最後且上吊煤山,落得家破國亡之慘局。於此可知偈語以諍字宣說其義,實乃教人要有容人之量,才能善聽逆耳的忠言,以忍讓為修持的功夫。
其次是訟字,訟者爭也。對於人與人之間所發生的一切爭執之事,若不能獲雙方的諒解,和平的解決爭端,則惟有訴之於政府所設置的訟庭,亦即現代所稱之法院,予以明曲直之辯。古人說:訟則凶,可知任何人當訟事纏身時,不管其結果如何,都會使人心神不安,惶惶難以平靜,此句言「諍訟經官處」,實有息事寧人,能得平安之意。
第二句之軍陣,即是指兩軍作戰時所佈下的陣勢,這是戰鬥未開始之前的軍威顯示,也是古代最早以方陣來排列軍隊的作戰態勢,後來隨著戰爭工具的改進,列陣攻守的情形,也有所改變,但仍有攻防的陣勢,所以軍陣即是在戰鬥未觸發前兩軍對峙的狀態。雖然尚未開戰,但戰雲密布,兵凶戰危的情境,總會使人陷入極大的恐懼之中,而在人類演進的歷史當中,歷朝歷代的更替,都與戰爭有直接的關係,除了上古時期堯 舜的禪讓之外,可說各朝各代莫不如此,因此如果說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戰爭史,實不為過。尤其一些自恃國力強的國家,常常為得一己之私利,藉口興兵侵略其他弱小的國家,而每一次戰爭所造成的人命傷亡,社會的凋蔽以及文化上的破壞,都要歷經很久的時間,才能逐漸恢復。遠的不說,就以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和日本這兩個強權國家,所造成人命的傷亡和社會、文化等的破壞與摧殘,實在難以數計,實是野心者所造作的無比罪業。近年有些強權國家,以維安為口號,出兵干涉其他國家的內部事務,使其自相殘殺,而從中取利,更是無法取信於人的偽善行為。
處在一個科學昌明,資訊發達的年代,處在一個急功近利的社會,生命同時被光明與黑暗圍繞著,其成長的艱困,實難言喻,而可行的相應之法,即在能尋得一個清淨修學的處所,使身有所安,心有所依,以便在擾攘不安的時代,能廣修善行,並盡一己之力,自利利人。而我們每週在此參予觀世音菩薩大悲法門的研習,其意義亦在能使大家共有一個安身立命的道場,並為世人廣造菩薩所賜予的大悲福田。我們每天若能真心持誦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不斷的修持大悲法門,同心共業,不懈不怠,必能以共修的功德,迴向一切眾生,使世間眾生能以忍息爭,充滿平靜和安樂,也會因觀世音菩薩威神之力的加被,而使人間的怨憤消散,使世局轉危為安,社會趨向和平。而這也正是我們研習此首偈語的真義所在。前人有詩曰:
凡事百忍便成金 閒氣爭來轉眼空
忍耐靜待風雨過 守得雲開見月明
待人處世留餘地 切莫任性自專橫
一點笑容情味濃 謙虛禮讓萬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