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04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講記

                                                         104年2月11日

照見五蘊皆空 

照見: 

「照見」,照是觀照,見是明見,照見即是以觀照之法,明見諸法實相之理,此理亦在明示一切相皆是虛妄之義。唯此照見非依眼根之所見,而在能現之妙心,唯此妙心,能見實相無相,諸法皆空之理。

五蘊: 

「五蘊」,即指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而言。五為名數,蘊為積聚,五蘊是佛法對世間一切生滅現象的歸納和說明,是將一切精神與物質之法,歸納於此五蘊之中,五蘊是因緣和合而成的事相,各有其自緣,亦各有其自相,唯此五蘊實為一切煩惱之源。現分別予以引述: 

一、色蘊:色為物質之相,為四大和合積聚而成之色身,包括此身所處的環境,均可名之為色蘊,因色蘊為有形之體,故能質礙一切法之運行。

    《宗鏡錄》(七五)言色有二種: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屬於內身故名內色;色、聲、香、味、觸之五境,屬於外境,而名外色。又《阿毘曇》(一)稱色有三種:一是可見有對色,如顏色之青黃赤白等之顯色,形狀之長短方圓之形色,動作之取捨屈伸等之表色,均有其形質,眼根之可見者,故稱之為可見有對色。二是不可見有對色,如聲香味等,雖不可眼見,然而耳鼻舌均有對其有接受之可能,故稱之為不可見有對色。三是不可見無對色,又名無表色,即指第六法塵,既不可眼見,又不可以耳鼻舌接觸,故名之不可對色。以上所述,均為就人道眾生四大和合之色身而言。 

    二、受蘊:受有領納感受之義,為一切法之所緣,因其為對外境所生之感受,而境有順逆與俱非之別,故受亦有苦樂捨三種不同之感受,《俱舍論》言受有三:一是苦受,為處逆境時所起苦惱之感受;二是樂受,為處順境時所起怡悅之感;三是不苦不樂受,又曰捨受,為處於不順不逆之境而捨離不苦不樂之感受。在受想行識四蘊中,受蘊最具關鍵之作用,因受而有想,有想而有行,有行而有識,故受蘊有緣一切法之作用。

    三、想蘊:想有取像之義,為心性之作用,乃浮事物於心上,而與一切心相應而起,《俱舍論》云:「想,謂於境取差別相」。想蘊即指人有想像事物善惡邪正種種意想積聚之義。 

    四、行蘊:行有造作遷流之義,即造作於有為法之因緣遷流於三世謂之行。其中除色、受、想、識四者,其他一切之造作,均為行蘊。《大乘義章》(三)曰:「內心涉境,說明為行」,乃言身、口、意三業之造作,前滅後生,念念不停,故名為行蘊。 

    五、識蘊:識有了別之義,即心對於境而了別,名為識。《唯識論》(一)曰:「識謂了別」,識必依於六根而緣六境,方能識知一切事物之本體,《俱舍論》以眼等之六識為心王,《唯識論》以八識為心王,此等心王有種種差別,集於一所,而名之為識蘊。 

    要言之,此五蘊各有其聚集之義,如色蘊具總攝五根五境等有形物質之作用;受蘊乃對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想蘊乃對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行蘊乃其他對境現嗔貪等善惡一切心之作用;識蘊乃對境而起了別識知事物心之本體。以有情而言,色蘊是身,其他四蘊為心。身心相融,即成五蘊之身。

    以上為五蘊之簡要內容,接著再引述五蘊皆空之義。由於五蘊之色乃從四大和合而有,受想行識由妄想分別而有,究竟而無實體,故無一不空,故曰皆空。《維摩經弟子品》曰:「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此空義乃在說世間一切諸法,是大是小,是色是心,皆是因緣和合而現,緣聚則生,緣散即滅,幻化而不實,因此一切諸法皆是妄有非實,當體即空。經云:「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陽燄,行如芭蕉,識如幻事。」皆為說明五蘊幻妄不實之義。

    在佛法上,空為無礙無阻之義,其義在破我執,亦即了空即不會執著於妄有。菩薩行深般若,真智現前,乃能徹見諸法無常之相,五蘊當體皆空之理。內而身心,外而世間一切萬象,皆了無可得,而這也正是佛法之真義。觀自在菩薩,於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此四大和合而成的色蘊,和心理作用的受想行識,都是緣起性空,無實無虛,故曰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度」,是度脫之義,為能度脫生死苦海之行法。「一切」乃概括之義,以示世間之痛苦與災難之無量無邊,為佛典常用之詞。「苦厄」為苦難之意,能逼迫身心深受苦惱,《佛地經》(五)曰:「逼惱身心名苦」。在佛法上,苦有三苦與八苦之分: 

三苦:一為苦苦,為受寒熱、飢渴、災難等苦緣所生之苦,乃指人、修羅、地獄、餓鬼與畜牲五道所受之苦。二為壞苦,為樂境壞時所生之苦,乃欲界六天及色界四禪天人所受之苦,六欲天人雖受衣食隨意,宮殿莊嚴之樂,但終有福盡墮落之時,一旦五衰相現,其時更為痛苦,《涅槃經》云:「天上雖無大苦惱事,然五衰相現,極受大苦與地獄同」。至於初禪天人雖得離生喜樂,二禪天人得定生喜樂,三禪天人得離喜妙樂,四禪天人得捨念清淨之樂,因其皆為禪定所感,當其定壞之時,生大苦惱,而隨意墮落。三為行苦,此為一切有為法無常遷動之苦,乃無色界四空天人所受之苦,此天因修四空定,故皆厭動趣寂,無色質之累,有空定之樂,彼等雖能依禪定之力,壓伏此心,於八萬四千大劫而不動,但至劫末之際,壽滿定盡之時,此心漸起流動不息,終而墮落輪迴,生大懊惱,如箭入體,其痛苦非想像能及,古德云:「欲界具三苦,色界無苦苦,無色界唯行苦。」即是三苦之說明。 

八苦:多是人道眾生所具有的惱苦,《涅槃經》(十二)曰:「八相為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與五盛陰苦。」此八苦前四苦為身所生,後三苦由心所感,最後一苦乃總攝身心所受之苦。此八苦因果牽連,相續不斷,乃為無盡之苦厄。

至於三苦、八苦之外的三災,以及人為的刀兵與人禍之苦更是難以預知,難以防範,而此人道眾生所共之惡業,其衍生的災害,更是不勝其數。要度脫此無盡的苦難,必須了知一切的苦厄,皆由眾生迷執於此五蘊之身,而起貪嗔痴三毒所致。此三毒如《智度論》(三一)所說:「有利益我者生貪欲,違逆我者而生瞋恚,此結使不從智生,從狂惑生,故是名為痴,三毒為一切煩惱根本。」亦為苦厄之源,因此若欲化度此三毒,必須深修般若波羅蜜多,方能照見五蘊身心皆是緣生無性,當體即空之理,如色蘊空,則能度脫八苦中依身所生的前四苦,受想行識四蘊空,則能度脫八苦中依心所生的後四苦,如此五蘊既空,則貪嗔等煩惱,亦將無因而起,即能遠離是非顛倒,進而心智清明,無苦而安樂自在。

觀自在菩薩,以般若之智,行深波羅蜜多,照見五蘊皆空,並以此教化眾生,解脫一切苦厄,乃是本經利益一切有情最殊勝的法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