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08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講記

                                                           104年4月1日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此句經文為前文「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法意之延伸,前句在破六凡的界法,而此句經文則是說十二因緣的流轉與還滅之法,流轉門是說明六道凡夫輪迴生死之相,乃由迷而成凡,還滅門是解脫生死的法門,乃由凡而入聖,亦為三乘聖者所修之法。 

十二因緣又稱十二緣起,為緣覺行者所修,在解說眾生涉三世而輪迴六道之次第與緣起之因果,此十二因緣法,乃釋迦牟尼佛依因果法則,開示有情眾生三世流轉的真相,是解脫生死的根本法門,在《過去現在因果經》中,曾記述佛於苦行修道六年之後,在尼連禪河畔的畢波羅樹(又稱菩提樹)下,結跏趺坐而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法則,經文詳述十二因緣之由來為: 

        「爾時菩薩,至第三夜,觀眾生性,以何因緣,而有老死,即知老死,以生為本;若離於生,則無老死。又復此生,不從天生,不從自生,非無緣生,從因緣生,因於欲有、色有、無色有業生。又觀三有業從何而生?即知三有業從四取生,又觀四取從何而生?即知四取從愛而生。又復觀愛從何而生?即便知愛從受而生。又復觀受從何而生?即便知受從觸而生。又復觀觸從何而生?即便知觸從六入生。又觀六入從何而生?即知六入從名色生。又觀名色從何而生?即知名色從識而生。又復觀識從何而生?即便知識從行而生。又復觀行從何而生?即便知行從無明生。 

    若滅無明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 

         如是逆順,觀十二因緣。第三夜分,破於無明,明星出時,得智慧光,斷於習障,成一切種智。」

    以上經文,是記述釋迦牟尼佛證道的經過,引述之意,在深明十二因緣之由來與次第,並了悟生死流轉之因果,此為佛法緣起法之本義,亦為大乘佛法緣起性空之根本法則。而從佛說此十二因緣法時,乃由老死一項向上推演,即「以何因緣,而有老死,即知老死,以生為本」。直至無明,是為逆觀,亦稱還滅門,以明示眾生的生死緣起乃於無明,若依順觀之法,即流轉門,則是因無明而生於行、識、名色等以至老死,唯此一世之生死,無明猶存,又復繼續另一世之生命,如此生死還滅,流轉不已,這是佛法最為奧祕殊勝之法。所謂「緣起甚深」,正是說明此十二因緣法的義理甚深,非行深般若之智,很難悟解。在《佛說稻芊經》中,對十二因緣,又稱十二支,彌勒菩薩對之有清楚的解釋: 

    「五情名為身苦,意不和適名為心苦,如是等眾苦聚集,常在冥闇,名為無明;造作諸業名為行;分別諸名為識,有所建立,名為名色;六根開張,各為六入;對緣取塵,故名為觸;受覺苦樂,故名為受;如渴求飲,故名為愛;能有所取,故名為取;起造諸業,故名為有;後陰始起,故名為生;住世衰變,故名為老;最後敗壞,故名為死。」 

    這一段經文,為彌勒菩薩為舍利弗尊者所說,雖言辭簡約,唯「緣起甚深」,應再加解說,方能助修學者真實了悟。謹就十二因緣之順序,略為引述: 

一、   無明:簡言之,就是不明,亦為過去世一切煩惱的總稱。在佛法來說:是無始以來與真如佛性同時俱在,故稱之為根本無明或無始無明,前者為不知真空實相之理,後者為說明在佛法的因果法則中,不探索其第一因,亦不探討其最後的果。由於此等無明,障蔽心智,妄生一切執著,而使有情眾生無常流轉於六道之中。《大毘婆娑論》所稱之一念無明,即是指與心所有法相應而起,致生貪、嗔、痴、慢、疑、惡見等煩惱。 

無明,亦有種子之義,《唯識述記》說:「無明支,亦通種子而言。」此無明種子在阿賴耶識中,生一切有為法之功能,遇緣而生色、心之法,亦為煩惱之根源。 

二、     行:為造作之義,行亦稱之為業,乃指依過去世無明所造的善惡業。《俱舍論》說:「思及想所作,思即意業,所作謂身法。」可知眾生所造之業,實為身口意三者所造作。佛法以「起心動念,皆成業種」以勸化眾生要謹言慎行,常自思惟,不可隨外境而顛倒。《法界次第》稱:「造作之心,能趣於果,名行。」以說明造作是業因,因必生果之理,而此業果,亦是業識之由來。

三、     識:識以了別為用,亦即意識所起之作用。唯此處所言之識,乃為投生受胎之義。亦即受過去世業力所牽引,而持所作之善惡種子,隨緣現行,一念而納識受胎,形成另一次生命的流轉。 

四、   名色;名指心識,色指形體,亦即前文所說的五蘊。《緣起經》說:「云何為名?謂無色蘊,一者受蘊,二者想蘊,三者行蘊,四者識蘊;云何為色?謂諸所有色,一切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而五蘊於此為名色之義,乃因業識於受胎之初,六根未生,形體未具,不便稱身,故暫以名色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