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中所稱釋迦牟尼佛,大多同學應已耳熟能詳,但也許有部份人對佛的本行,尚未能有較多的了解,所以在此要簡明的加以引述,不管我們是否已皈依佛門,既然來此修學佛法,就要對釋迦牟尼佛的本行因緣,要有基本的認知,才能漸次的深入理解佛法,尤其佛對本經的護持和讚歎,更有其殊勝的因緣。所以在講述本經之時,不能不作紹述。

      根據佛教史料記載,釋迦牟尼佛誕生在中印度的北部,喜瑪拉雅山南麓的一個釋迦族的小國家,首都設在迦毘羅衛城,以今日地理位置來說:應在尼泊爾境內。釋迦牟尼佛的父親—淨飯王,即是迦毘羅衛城的城主。佛陀最早的名字為悉達多,義為吉祥成就,釋迦牟尼是後來對他的尊稱。釋迦是族名,義為強勇,牟尼義為寂默、能仁,合起來的意思,就是釋迦族的賢德之人。

      依佛經的記述,悉達多王子出生後七日,其母摩耶夫人病逝,由姨母撫養長大,依《過去現在因果經》的記載,悉達多王子除了學文之外,還學習武術,可說文武兼資,智勇雙全。王子不僅聰慧好學,知識豐富,而且滿懷慈悲,不愛人間欲樂,性好沉思冥想。有次隨淨飯王郊遊,看到田中的農夫,在烈日之下,揮汗如雨的耕作,狀極辛苦,拖著犁的耕牛,在農夫的鞭策下,奮力的前進,而田中被翻出的蟲蟻,被鳥雀爭相啄食,這一幕幕競逐生存的悲慘景象,在王子的心中有著無限的不忍和悲痛,於是在路旁的樹下,靜坐沉思。淨飯王看王子有些悶悶不樂,就問他為何如此?王子答說:看到世間眾生,爭相殘殺,乃心生哀憫。而這一次的出遊,也種下了王子離家修行的因緣。

      在許多佛法經典中,都記載有「四門遊觀」的故事,見識到生老病死的四種苦楚,特別是最後出北門遇到淨居天王所化的比丘,太子說:「善哉善哉,天人之中,於此為勝,我當決定為學是道」。更加強了離家修道,探求真理的決心。

      其時,淨飯王見太子常沉默靜坐,想起阿思陀仙人的預言,怕他心萌遁世之意,乃想如能及早為之完婚,或可打消他出家的意念。於是決定為太子完婚,妃子是天臂城 善覺王的公主,太子的表妹耶輸陀羅,是位出色的美人,淨飯王為使太子的生活更為幸福,乃在宮苑中造了冬天住的暖殿,夏天住的涼殿,和春秋住的中殿,苑中並造有池塘,養植著清淨的蓮花,另園中栽種有各種花木,景色十分宜人。還有許多宮女隨侍,常以歌舞之樂取悅太子,在《中阿含柔軟經》中,即曾記有佛在舍衛城 祇園精舍,為弟子們講述他出家前以上的生活情形。但是這種豪奢的宮廷生活,並未改變太子立志出家的意願,為了探求解脫自我與眾生痛苦的真理大道,在一個夜晚,他默默的向熟睡中妻兒告別之後,即帶著一名侍者,策馬出城而去,天明時,到達一處竹林,便停了下來,命侍者牽馬回城,而自己了無牽掛的向曠野中走去,開始了他的苦行歲月。而在當時的印度社會,對出家的觀念,是離開家庭,住於林間或參訪師友,切磋學問;或靜坐冥想,探究道法,並不像後來的「捨親割愛,剃度出家」一般的嚴格。

      在修學的行程中,太子曾多次參訪各地號稱的得道之士,但均不能探得生死解脫之道,而六年的苦修苦行,雖然廣聽了諸行者之言,思想日趨成熟,然而始終未能參透生死解脫的究竟,因此常常終日端坐沉思,廢寢忘食,時日一久,乃至「身形消瘦,有如枯木」,甚而有次在尼連禪河沐浴時,無力上得岸來。不過這六年的四方行腳,尋師訪道,以及林中的沉思冥想,對於自己的悟道之心,已有了相當大的感悟。

      就在若隱若現的迷悟之間,他感受到心靈雖日益清淨,但身體卻已有不支的現象,為了延續生命,證悟宇宙人生的真象,乃毅然捨棄苦行,接受牧羊女難陀波羅的乳糜供養,使身心漸漸的恢復了健康。但在此時,原本由淨飯王派遣陪伴太子的五位侍者,因一直跟隨太子過著苦行的修道生活,此時看到太子竟然接受牧羊女的乳糜,甚為驚異,以為太子道心退轉,乃心懷不滿,共同不辭而別。

      對五人的離去,太子雖略感悲戚,但求道之心,更為堅定,於是就在伽耶山下,選了一株綠蔭濃密的畢波羅樹(菩提樹),在樹下以草鋪地,並把身上的袈裟摺疊起來,作為坐墊,然後「結跏趺坐」,並誓願說:「我道不成,要終不起」。據《過去現在因果經》說:悉達多太子,在尼連禪河畔菩提樹下,入定思惟:「第三夜分,破於無明,明星出時,得智慧光,斷於智障,成一切種智」。成為證悟真理的覺者。

      佛證道後,並沒有立即離開菩提樹下的禪座,而是淨心思惟,一面自在受用證悟後的法樂,一面思考未來的行止,究竟是應深入人間,宣揚真理,普度眾生?還是要獨處山林,自享法樂?反覆思惟的結果,最後還是決定要深入世間,度化眾生。而其所思惟的問題,正如佛對大梵天王所說:「我亦欲為一切眾生轉於法輪,但所得法,微妙甚深,難解難知,諸眾生等不能信受,生誹謗心,墮於地獄,我今為此故默然耳」。這是佛在思惟時,因大梵天王的祈請所作的回答。至於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所證悟的法,簡要的說,就是十二因緣緣起之道,萬法緣生緣滅之理,此乃人世間生老病死,宇宙間萬物生滅變異的基本法則,這在《過去現在因果經》中初轉法輪有詳盡的記述。

      佛最初度化的對象,就是在修苦行時因誤解而去的五侍者,此五人是以年長的憍陳如為首,另外四人是摩訶那摩跋波阿舍婆闇跋陀羅闇。此時正在恆河北岸,波羅奈國的鹿野苑修持苦行,距佛證道的伽耶山,有近數百里的路程,為了度化五人,佛乃赤足徒步,由伽耶山走往鹿野苑

      此時五人聽聞佛自行而來,要傳法給他們,內心都有些遲疑,本來相約佛來時,大家不必起立禮敬,看佛如何對待,但等到佛到達五人修行之所時,見到佛的威儀,五人不覺齊從座起,禮敬恭迎,並互為執事。佛察覺五人,已捨棄成見,自知悔改,乃為他們講解以「緣起法」為基本理論的「四聖諦」—苦、集、滅、道。由於這是佛的初次傳法,佛經上稱之為「初轉法輪」。又因五人的根性不同,為方便教化,乃先示以苦道,使之厭離;再示業因,使之斷集;繼之示以涅槃之境,令其欣慕;然後再傳修道之法令其行持。

      四聖諦的簡單解義為:聖者正也,以理證物名聖;諦是真實,真實之理,不虛不妄,而此真理為聖者所證,故稱名為四聖諦。《佛遺教經》曰:「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佛住世時,常以此四諦教化弟子,若能真實理解,實踐此四聖諦,則由八正道的行持就可證入阿羅漢果。此四聖諦雖只有四個層次的因果關係,但卻是層層相因,法法相融,乃是十二因緣的演進之法。

      佛的此次鹿野苑說法,也圓滿成就了佛、法、僧三寶具足的因緣。佛,是釋迦牟尼佛;法,是四聖諦;僧,是五比丘。而「佛教」也由此而生。

      佛的說法,平實易解,並不以深奧難懂取勝,而是要人人聽得懂,做得到,而佛法根本的教化,就是依據這十二因緣、四聖諦、八正道等佛所說的正法,相互流傳,普渡眾生。

      釋迦牟尼佛自離家修行,至睹明星而證道,然後四方行腳,傳法到八十歲涅槃寂滅,綜觀在一生的教化傳法中,不僅確立了佛法的莊嚴體係,而且創立嚴謹和諧的教團和持戒的生活儀軌,使佛法得以廣大流傳,歷久而不衰。我們用了一些時間講述釋迦牟尼佛的生平及修行證道的情形,用意乃是讓大家對佛陀有較多的了解,以便在以後經文的研習時,能有更深入的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