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結語


 

此次講述大悲心陀羅尼經,雖然用了一年多的時間講了55講(共69週),但經義深廣,我們所能學習的只是一些梗概而已,還要本著一門深入、長期薰習,才能念念不忘、才能漸漸入門,成為佛菩薩的信眾,才能有幸悟覺,了此一生,才能無有欠缺,了脫生死,永脫輪迴之苦。

善根、福德、因緣都能具足,則來世的成就,必會比今世要提升很多,這是無量數的果報,效用是難以計算的。而今生今世的修行,是為未來多世的福業作基礎,只要老實的一點一滴的修、一點一滴的行,就會真正見到深修力行的功夫,也才是紮紮實實的成就。千萬不要以為未見大功就小看當下的努力,每一個修行人,都會期待立竿見影的功效,但是聖者如佛陀,也要用六年的苦行,才能悟道,用四十五年的傳法,才能得證涅槃。我們有緣能進入佛的世界,已經是很大的善緣了,當然有此善緣也是前世累積下來的,否則就如佛陀在經上說的:「乃至名字不可得聞,何況得見」,可見大家能來此研習大悲心陀羅尼經是有多大的殊勝因緣,一定要善加珍惜,不要輕易的放過了。

有些同學來這裡研習,不能有始有終不是他們不想來,而是因緣尚未具足,但是有了一個機緣,也會有另一次機緣,我們要深心的為他們祝福,為他們向佛菩薩稱名祈求,願他們能平安喜樂,有一天佛緣來時,要善自把握,不管身在何處,常常能持誦大悲咒,絕對是修得善根、福德的最好方法,但願大家能有此一心、有此一念,就是今生最大的成就了。而同學們能自始至終的在此研習,得到圓滿成就是一大喜樂、一大佛緣,只要能從此遵照佛陀所開示的「深心清淨受持此陀羅尼,廣宣流布於閻浮提,莫令斷絕」,就不會辜負佛陀的教誨。也許在座的人,有些會像阿難尊者一樣的深心護持此一佛法,那就是無上的功德了。但願我們能相互砥礪、共同努力,為娑婆世界的眾生盡心盡力,布施、傳法,永不退轉。東晉時慧遠大師曾說:「佛經所明,一者處俗弘教,二者出家修道」,意思是說明在家修行,主要在能弘揚教義、教法,使佛法能澤流天下,雖然大師是以此向問及佛法與儒家有何相異的問題,所以提出,在家修行以奉上、尊親、忠孝,原是佛經所表於經文、彰於佛典的修行禮教之法,與儒家的思想若合符節,但大師特別以「弘教」為在家修行人的基本素養和處世的要義,可見弘法才是修行的最大願行,否則只是一個自了漢,還不能做佛法的真正傳人。我們雖尚無緣成為一個「出家修道」的比丘、比丘尼,但是一個在家的人能有緣研習大悲心陀羅尼經,就是佛法的傳布者,只要好好的發心,不要自失良機,為自己許一個願,弘教度人,就是此生的真正願行,而受持大悲咒用以度己度人,就是最善巧方便的法門,修一世佛,積三世緣,願我們好自為之。

大悲心陀羅尼經到此已研習完成,雖然還不能確知研習此經的究竟善果,但已為自己和眾生成就了無量的善緣。「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這是大家多世以來的一大因緣,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好好的誦持大悲咒,千萬不要有任何怠忽。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這是修身進德的根本,我們也許無法做到三省,但是一定要做到一省,那就是:「今天念誦大悲咒了嗎?」願我們真心修持,永誓不渝。

 

參考典籍

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三品)

實叉難陀 譯

華嚴經疏論導讀

夢參法師

妙法蓮華經

鳩摩羅什 譯

妙法蓮華經淺釋(上下冊)

宣化上人

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

聖嚴法師

天台宗綱要

靜叔法師

大佛頂首楞嚴經

鳩摩羅什 譯

楞嚴經闡微

蔡銘宗

金剛經

鳩摩羅什 譯

金剛般若波羅蜜淺釋

宣化上人

金剛經講錄

道源法師

梵網經

鳩摩羅什 譯

佛說梵網經講錄

慧僧法師

阿彌陀經

鳩摩羅什 譯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淨空法師

長阿含經

玄奘大師

阿含經的中道與菩提道

林崇安

楞伽經

菩提流支 譯

維摩詰經

鳩摩羅什 譯

地藏菩薩本願經

實叉難陀 譯

法句經

法救尊者

四十二章經

竺法蘭 譯

四十二章經講述

證嚴上人 譯

悲華經

曇無識 譯

金光明最勝王經

沙門義淨 譯

六祖壇經

法海禪師 錄

佛遺教經淺釋

宣化上人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

中論

龍樹菩薩

小止觀講記

釋繼程

大智度論概要易讀

陳朝棟

大般涅槃經易讀-見性成佛

蕭振士 編譯

唯識學綱要

于凌波

三十七道品講義

證嚴上人

三十七菩提分

從信法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玄奘大師

李叔同講經

弘一大師

歷代高僧傳

薪傳出版社

指月錄

佛光文化公司

過去現在因果經

求那跋陀羅 譯

禪宗的歷史與文化

胡適 等著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上下冊)

佛陀教育基金會

印順導師語錄

 

積善因得善果

淨空法師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鳩摩羅什 譯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演培大師

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

蘇口縛羅 譯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

大悲心陀羅尼經淺釋

宣化上人

觀世音菩薩與觀音法門

南懷瑾

觀音法門含義與修持

明暘法師

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

于君方

觀音寶典

全佛文化公司

觀音小百科

顏素慧

觀世音菩薩與現代社會

聖嚴法師 等

如何修持大悲心陀羅尼經

洪啟嵩

中國哲學史

馮友蘭

哲學與人生

傅統先

中國通史

金兆豐

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

林富士

東方佛教文化

木鐸出版社

中國佛教總論

木鐸出版社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

呂徵

魏晉南北朝文化史

萬繩楠

隋唐佛教史稿

湯用彤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

了凡四訓講記

淨空法師

認識佛教

淨空法師

學佛群疑

聖嚴法師

佛菩薩的圖像解說

全佛文化公司

佛教的法器

全佛文化公司

簡明佛學概論

于凌波

太上感應篇

法藏文化出版社

四書

 

人性向善

傅佩榮

心物合一論

唐君毅

老莊哲學研究

賴榕祥 編

易經

 

本草綱目

明 李時珍

神農本草經

清 孫星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