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語:第十三句:醯唎摩訶‧皤哆沙咩


咒語:第十三句。 

醯唎摩訶皤哆沙咩

觀世音菩薩現羊首神王相

講述:

這句咒語是由(一)醯唎(二)摩訶(三)皤哆沙咩,三個語詞組合而成。分別的意思為:「醯唎」意為無染;「摩訶」意為大;「皤哆沙咩」意為光明。全句的意思是:無染著能見大光明。

    這句咒語是觀世音菩薩在宣說前兩句咒語之後,教化眾生在修行時要能心身清淨,不受紅塵世間五欲六塵的薰染,必能證悟佛果,得見清淨的大光明境界。

    在上一講中曾向大家講過心身清淨的意義,這裡再簡單的提一下,所謂心身清淨就是要在心理上遠離貪、嗔、癡三毒,不要生一點妄想、分別、執著的念頭,行為上不要做任何不該做的事情,確實做到意無惡念、身無惡行,能夠如此朝夕惕厲、老實修行,即使娑婆世界有再多的誘惑,也不會帶來任何的煩惱,無煩惱就是解脫、就是清淨、就是自在,也就是觀世音菩薩所在的大光明境界。《大悲心陀羅尼經》說:「當知其人是光明藏,一切如來光明所照故」,而這樣的無量光明,只要真心誦持大悲咒即能得見,可見大悲咒所具有的威神之力,正如佛陀所說的「不可思議」。

    觀世音菩薩為使眾生在持誦此句咒語時,能深解其意、參照奉行,乃特化現羊首神王相。羊在中國一向被視為溫順吉祥的牲畜,在佛法修行上有羊車之說,雖然比喻為小乘佛法聲聞者所乘,卻也正能顯現初學佛法的人,不必一心妄想頓悟佛果,應該從佛法之最根本處漸修漸行,一如三車中羊車雖不如鹿車之快、牛車之大,但若能悟其真實之義,對修學佛法來說,當是最實際的法門。尤其很多人在初學佛法時,大多是隨順生心、隨緣示現,就好像大家每週三晚上來這裡研習大悲咒,開始時也許並無一定的目的,只是隨緣而來,但是時間久了,就會覺得有一些興趣,善根深厚的人更能體悟出其中所蘊涵的道理,對於自己的日常生活或多或少都會有所省悟,特別是每次持誦大悲咒迴向,無形中已在共修善業獲得無量福報,雖未見成就卻是一大善緣。寫這句咒語的講稿時,對羊首神王除了感悟這位六道中的神王,能從畜牲道中經無量劫而修得善果,進而居於天界的清淨環境中,確屬不易,而我們幸得人身,比之當初歷盡千劫萬磨而悟道的羊首神王更有其方便易得之處,只要能真心修持,奉行觀世音菩薩的大悲法門,雖不能即身成就,也會造作善因善果,得到無量功德。修一世佛,積三世緣,此緣若能持之不退、不偏不離,時間到時,必能得見無量無邊清境光明的佛菩薩境界。

    修行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但最重要的還是修學的人要依自己的環境和能力,隨緣和順、自在生心的求得一適合的方便法門。否則就會對佛法的深奧玄妙望之卻步。事實上修習佛法並不艱難,只要能對佛法先生恭敬信願之心,就會慢慢生起慈悲之念,若能慈心不退、悲心常現,漸次修行終究能修到心清無妄、身淨不染的境界。佛度有緣人,各位既然來此研習大悲佛法,就是與菩薩有緣,只要能善修善行,就能成為慈悲度世觀世音菩薩的弟子、眷屬。觀世音菩薩以此句咒語鼓勵有緣學佛的芸芸眾生能不要妄自菲薄、誠心向佛,每日依時誦持大悲咒,並將佛菩薩的慈悲轉化在日常生活之中,如此必能心身清淨、福慧增長、安樂自在了。

    人的一生常常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來自五欲六塵的誘引,由貪生嗔,再由嗔生癡,如此循環不已,使生活永遠沉迷在欲望追求的茫茫苦海之中,甚而難以自拔。而佛法的清淨正是此一困境最有效的解脫方法,只要能持之有恆、勤修常習,心奉觀世音,口誦大悲咒,則一切煩惱欲念都會煙消雲散,歸於清淨光明的境界之中。

(請點菩薩示現圖參閱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