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語:第四十一句:呼盧呼盧摩囉


咒語:第四十一句。 

呼盧呼盧摩囉

觀世音菩薩現八部神王相

講述:

此句咒語是由「呼盧呼盧」、「摩囉」兩個詞語組合而成。「呼盧呼盧」意為鬼神,「摩囉」意為諸法如意。全句的意思為鬼神教化,諸法如意。

    鬼在世人心目中,是不受歡迎的一種稱謂,聞者莫不心生畏懼,甚至當人的喜好偏於某一事物時,常會以鬼名之,如嗜酒者為酒鬼,好色者為色鬼,對吝嗇的人稱之為小氣鬼,或是不勤於事者稱為懶鬼,種種鬼號充斥於世,世情之中,不一而足。

    神則為世人尊崇禮敬,古人以通而化之謂之神,來讚歎神的靈明境界,在人類演進的過程中,神一直具有崇高莊嚴、不可侵犯的地位。通常對神的看法,大概有三種:一是隨天地造化而生的自然神,如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西方聖母等;二是生時對人間社會有偉大貢獻的人格神,如孔子、關聖帝君、岳武穆王等;還有一種與世人生活有密切關係的民俗神,如城隍、土地公、灶神等。人在有危難時求神,在得遂所願時謝神,中國人在過年時請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神在世人的心中,不分地域、不分種別、不分信仰、不分……,都各有其所信奉的神,也許對神的稱謂各有不同,但對神真誠的信仰,則古今中外都是一樣,神在世人的生活中,成為最受倚恃和尊敬的守護者。

    佛教對鬼神的看法是:鬼為六道之一,是人亡後的精靈之氣,而神則為八部之通稱,具有造作萬物的神奇能力,有威者為鬼,有能者為神。《金光明經》說:「鬼者威也,能令他畏其威。神者能也,大力者能移山填海,小力者能隱現變化」。《中庸》記孔子的話說:「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齋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這一段話在說明鬼神為德於世的意義,雖不可見聞,但卻是真實的存在,只要能依禮奉祀,就會充滿、流動在你的上下左右。孔子雖不是一位具有宗教信仰的人,但對鬼神是能為德於天地萬物之造化和對人世的影響,則觀察的極為深刻,這與佛教和任何宗教在對鬼神的信念與尊敬上,可說看法一致。

    佛教雖然視鬼為在人世間時,多為作惡之徒,死後亦受地獄之苦,但刑滿出獄、四處流浪時,亦常有向善改過之心,只要世人適當的供養,即是兇如羅剎、飢如餓鬼,亦不會無端的傷人,所以世人如不以鬼為敵,而施予慈悲度化,則不會為鬼所擾。

    觀世音菩薩以此句咒語來教化世人,生時不要為惡,往生後則不會淪入地獄鬼道,而菩薩示現之八部神王相,亦是在示知眾生,只要真心持誦大悲咒,就會有八部神王前來護持,《大悲心陀羅尼經》上說:「若在山野誦經坐禪,有諸山精雜魅魍魎鬼神,橫相惱亂,心不安定者,誦此咒一遍,是諸鬼神悉皆被縛。」又說:「若能如法誦持,於諸眾生起慈悲心者,我時當敕一切善神、龍王、金剛密跡,常隨衛護,不離其側。」於此可知,大悲咒的神奇,具有教化鬼神之力,只要能淨心修行,持誦大悲咒,無間無斷,則必能諸事順遂、諸行方便,要知鬼之害人,唯人自招,人之怕鬼,只因心中有鬼,如果心地清淨,心識光明,鬼又能藏身何處?菩薩以此句咒語度化眾生,要去心中之鬼,持誦大悲咒即能得諸法如意、自在安樂的果報。

(請點菩薩示現圖參閱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