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語:第七十八句:婆羅吉帝


咒語:第七十八句。 

婆羅吉帝

觀世音菩薩現文殊師利菩薩法相

講述:

此句咒語是由「婆羅吉帝」,一個語詞組合而成,為觀、光之意,亦言佛法廣大,必須精勤於信解行持的修行中,方能得到真實圓滿的成就。

此八十四句咒語中,觀世音菩薩有三次宣說此句咒語,文字雖略有不同,但均具有觀和光的涵義。在佛法上,觀的解釋是觀察照見,從外在的境界中,觀察一切事物的現象,以照見內在的一切之理,所以觀是修慧的一種方法。在《止觀論》,觀是一種修行的法門,至於光的涵義,則更為廣大,一般均以其讚歎佛法的光明無量。《思益經》稱光明為如來之身,為無量光明藏,而無量光明土,則以之形容西方的極樂世界,所以菩薩在第七十八句重說此句「婆羅吉帝」,實有無量的深意。

一切佛法的修學行持,都要從根本處著手,也就是要在信念中,了悟佛法的真義,才能真實修行,得到圓滿的成就,而在此一修行法門中,四念處當是最重要的法門之一。在《佛說大乘善見變化文殊師利問法經》中記述:「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向佛言,世尊,云何見四念處?佛告文殊師利:『彼須菩提當得觀身不淨,見身念處;觀受是苦,見受念處;觀心無常,見心念處;觀法無我,見法念處。』」這就是佛所示知眾生修行要能從自己、身受、心法實相中去體悟修行的要義。四念處又稱四正念,是指導修學佛法者的心念要常住於正見之中,藉以觀照自己的身體,感受心念與諸法的實相,如此方能進而斷除分別、妄想、執著的障礙,達到真實修行的境界。四念處分別來說:

「身念處」,是以正見來觀察自己身體的虛有實相,從而破除對自己身相的貪欲和煩惱,因而不能只限於觀察,更重要的是能在日常生活行為中,即能時時處處嚴於自律,尤其要做到慎獨存誠,方能使此「九孔常流不淨物」的身體,保持內外清淨,不受外境的染垢,甚至轉污染為清淨,達到佛所說「觀身不淨」的虛空境界。

「受念處」,是對境而承受事物的心理作用,是內五根(眼、耳、鼻、舌、身)對外五塵(色、聲、香、味、觸)而起五識,去接受一切外境所帶來的感覺。受有三種不同的境界,對於順境的受,稱之為樂受;對於逆境而生的受,稱之為苦受;對於不順不逆之境所生的受,則是稱之為中受。樂受易生貪欲,苦受常生嗔恨,而中受則易生愚癡。佛在經中說:「若於受中內外中間,有所得故,即見受念處。」而此三受之中,人所受到的,絕大多數為苦受,所謂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佛特別以「觀受是苦」來教化一切眾生。

「心念處」,此心是指人的八識妄心,佛法唯心,通常是指一切佛法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此心前念甫滅,後念已生,有如浪花,一起一滅,剎那不停,而生滅不息的妄念,究其原因,都是由貪、嗔、癡、慢、疑而生,而此念念無常的妄心,正是我們陷入生死苦海的根源,一如佛對文殊菩薩所說:「觀此心智有方圓大小,即見此心中心念處」。這裡佛所說的心智有方圓大小,就是貪、嗔、癡、慢、疑所生的妄念,沒有一定的範圍和止境,所以稱之為「觀心無常」。

「法念處」,乃是指觀察一切法的實相而言,佛法對宇宙間一切的現象,都界定是由因緣和合而成,沒有任何不變的自性,所以當我們誤認在緣起時的一切有關我的情境,是一種永恆不變的存在,乃是一種絕對的錯誤。因此佛對文殊菩薩說:「若於善不善,有漏無漏,乃至煩惱世出世間法中,有所得故,即非見此法中法念處。」意思即是說明,眾生不管處於任何善與不善、煩惱或沒有煩惱,以至世出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是無我的境界,因此稱之為「觀法無我」。

以上是四念處的簡單說明,也藉此將觀世音菩薩再次宣說此句咒語的涵義,作一補充。因為這四念處乃是一切眾生修行佛法的重要法門,菩薩教化眾生,即是以此信念行持,圓滿眾生的修行成就,即使我們一時難以理解,但能略知此四念處涵義,常自思惟,便能得所受益。學佛修行,能得成就,當非朝夕之功,必須要精勤受持,才能日益精進,功夫到時,必能頓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