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觀世音菩薩示現相釋義
觀世音菩薩現文殊師利菩薩法相
在大悲咒第七十八句咒語中,觀世音菩薩為教化眾生學佛修行能觀照自己的心性行為,受持菩薩慈悲願行,成就一切法益,特現文殊師利菩薩法相。
文殊師利菩薩,又名文殊師利法王子,簡稱文殊菩薩,雖在各種經典上另有其他很多稱謂,如妙德、妙首、敬首、妙吉祥等,但仍以文殊師利菩薩最為世人稱頌。
在《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記載:「佛告跋陀波羅,此文殊師利有大慈悲,生於此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其生之時,家內屋宅化如蓮華,從母右脇出,身紫金色,墮地能語如天童子,有七寶蓋隨覆其上,詣諸仙人求出家法,諸婆羅門,九十五種諸論議師,無能酬對,唯於我所出家學道。」這段經文由佛說明文殊師利菩薩出生之異象及其拜佛出家學道之情形,並預言:「佛涅槃後,四百五十歲,當至雪山,為五百仙人,宣暢敷演十二部經,教化成熟五百仙人,令得不退轉。」
文殊師利在諸大經典上,雖示現為菩薩,但在《首楞嚴三昧經》中明記,此菩薩在過去無量劫前,即已成佛,號龍種上如來。《菩薩瓔珞經四諦品》也記述:於過去無數阿僧祇劫,有大身如來,剎名空寂,彼如來即今之文殊師利。其他各大乘經典中,如《維摩詰經》、《法華經》、《大方廣寶篋經》、《文殊師利現寶藏經》、《文殊師利問菩提經》、《文殊師利行經》、《大乘伽耶山頂經》……等,都記載著文殊師利菩薩演化宣說佛法之廣大成就。而在《大乘善見變化文殊師利問法經》中記載:「爾時佛告文殊師利童子言,佛子,我今為諸眾生,於四聖諦,心生顛倒,恒處輪迴,不能免離,說此真實四聖諦法。」接著文殊師利菩薩即隨順佛所說之因緣,宣說四念處、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等一切眾生修行的根本法門,而此一法門,則是一切學佛修行成道的資糧,其中的四念處,前面已經引述,而在此節中,特別要引述佛所說的八正道,來供養大家。
經上記載:「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見八正道?佛告文殊師利,若不見正,乃至不見一切無性,法無二相,心無罣礙,是為正見。文殊師利,若見一切法,離諸罣礙,非離罣礙,心無所著,是為正思惟。文殊師利,若見一切法,無有邊際,稱無邊際,平等善說,是為正語。文殊師利,若見一切法,無有動作,離悲愍心,本不生故,是為正業。文殊師利,若於一切法,無喜無瞋,諸法不生,是為正命。文殊師利,若於一切法,無有起滅,無有力用,是為正精進。文殊師利,若於一切法,念念不生,無有知覺,離諸思惟,是為正念。文殊師利,若於一切法,自性非性,而能遠離,無有所著,是為正定。文殊師利,此八正道,應如是解,即能了知。」以上是佛所說的八正道解,也許與我們平常所知的解說,在文句上有深淺不同,理解可能不太容易,但這是佛所說的八正道正文,如果能用心思惟,老實行持,必會另有一番境界。
觀世音菩薩在此句「婆羅吉帝」咒語中,特別示現文殊師利菩薩法相,正是要我們能深入修學佛法的真義。文殊與普賢同為佛的左右脇侍,佛法的圓滿成就,與觀世音菩薩及地藏菩薩同被稱頌為大智、大行、大悲、大願四大菩薩,可知其崇高莊嚴的地位。我們能有緣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咒,在研習後能領受諸大菩薩的慈悲教化,實是不可思議的無上因緣,只要我們能深心信受行持,必能在佛法修習上,得到圓融自在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