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語:第八十三句。
跋陀耶
觀世音菩薩現解貪受諸觸相
講述:
此句咒語是由「跋陀耶」一個語詞而成。意為隨心圓滿,修行要斷身根觸塵。
觀世音菩薩為教化眾生,真心受持大悲咒,須在修行上斷除身根觸塵,才能獲得隨心圓滿的成就。由於大悲咒具有不可思議的威神之力,而且行持方便,所以只要眾生能真心受持,就能心地清淨,諸行圓滿。佛法廣大,若思修行圓滿,必須要能心境一如,無所分別,方能證入此一境界,但是塵緣萬縷,處處迷障,要能得一神奇妙法,在修行上突破重重障礙,實為不易。所幸菩薩慈悲,以此神咒度化眾生,只要能真心受持,就必能自迷轉悟,解脫一切煩惱。
佛經上常以「一切法為心想生」來教化眾生。因此學佛修行,要以修心為上,心能清淨,則一切修行,自能圓滿。上一句我們引述釋迦牟尼佛教化弟子周利槃特,就是以「身口攝意,心無所犯」作為學習重點,而周利槃特依此真心行持,終能證得果位,可知修心乃一切修行的根本。
觀世音菩薩以此句咒語教化眾生,要能修得隨心圓滿、所願皆遂的境界,應先自身根修行,因為身為六根之所依,一切外境之所觸染,皆與之有直接的關係,所以修心之要,即在修身。《大學》首章以修身為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可知修身的重要。而修身要有所成就,須先自誠意、正心開始,而誠意、正心首先要做到不自欺:「所謂欲誠其意者,勿自欺也」。人若要不自欺,必先求心地清淨光明,如此才不會為塵緣所擾,而自欺欺人。就佛法來說,這不自欺,就是真心的顯現,修行之所以要以真心為本,乃因真心為人人所具有,不須外求,只要能放下妄心,真心就會自現,如果一意外求,反會使真心迷失。佛法以心外無法來教化眾生,即是在說明,一切修行都在使心地清淨,心能清淨,則萬緣順遂,不會為身根觸塵所苦。
身根之苦,因其有觸,觸有動、癢、輕、重、冷、暖、澀、滑等八種情境,此八觸皆從四大(地、水、火、風)轉變而來,都是由感覺而生,而此感此覺,均自心而起,《寶雲經》說:「知一切法皆依於心,心為先導,故遍緣諸法,心不遍緣,則心得自在,心自在故,於一切法而得自在,故知心為一切法成就根本。」可見身根的煩惱,都來自心之遍緣所致。這種遍緣要能不生,最重要的就是遠離貪求,也就是在生活上能隨遇而安,不計得失,以免自己有太大的壓力和障礙。俗話說:人到無求品自高。若能無求,則一切都會如意自在,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雖然困苦,但仍能樂天知命,悠然自在。
觀世音菩薩以此句「跋陀耶」咒語教化眾生,遠離貪求,斷除身根觸塵,使心地清淨,特現解貪受諸觸相,手捧香爐,示意眾生要真心供養,用功修持,方能避免為貪受觸塵所擾。因為貪受為煩惱的根源,要解脫生活上的貪受愛欲,才能在修行上隨心圓滿。而一心持誦大悲咒,即能有助於心念的專注,減少貪欲的發生。只是眾生在濁世之中,垢染深重,欲思真正斷除一切貪欲、煩惱,實須長期的修持,才能漸次得到成就。當代高僧印順法師對離欲曾有適切的開示,他說:修行要適當的受用五塵,不過份,不染著,也不要不及,若非環境所逼,就要好好地受用自己的福報。此一說法,對現代修行人而言,確是一種適情適性的指引,也說明佛法的修行,總是在日常生活的情理之中,只要不過份貪求,菩薩慈悲,必能護持我們在持咒修行時,能減少外緣的紛擾,使心無所犯,漸次解脫身根觸塵的煩惱,而使一切均能隨心圓滿,自在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