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語:第八十三句:跋陀耶

大悲咒觀世音菩薩示現相釋義

觀世音菩薩現解貪受諸觸相

在大悲咒第八十三句「跋陀耶」咒語中,觀世音菩薩為教化眾生學佛修行,若能得隨心圓滿之成就,須斷身根觸塵,才能心地清淨光明,解脫一切煩惱,乃現解貪受諸觸相。

    觸為六塵之一,依身根而生,乃為身根與外物相接觸而生之感覺。十二因緣中說:觸因緣受,識在緣中,是名為觸。《成實論身見品》說:「五陰名身,於中作我,我者以我為一,以我有心,故有我所,有我所故,起貪恚等一切煩惱。」這與老子《道德經》第十三章所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基本上都在說,人自因緣和合而有身,有身而有煩惱,要如何使此身不為煩惱所患,寒山有詩說:「人以身為本,本以心為柄,本在心莫邪,心邪喪本命」,即在說明身與心的存在,要以正心為本,就佛法而言,正心即正念。《寶髻經》說:「若正念者,一切煩惱而不發生。若正念者,一切魔事皆不得便。若正念者,邪道惡道皆不能墮。……一切不善,心心所法,悉不能入。」可見心存正念,行能端莊,則一切邪魔煩惱,都不會發生。至於正念要如何行持,《大乘集菩薩學論護身品》說:「遠離虛無果利,所謂不違如來教敕,守護果報,尊重正念,於一切身,不動自性,安住正念,利益眾生,隨應所行,堅固正念。……於威儀道(行、住、坐、臥),安庠平正,守護不亂,具力正念。……手足容貌,其量端雅。……住於觀察,常照其心,是為正念。」這都在解說,護持身根要以正念、正行為基本。《波羅蜜多經》講得更為明白:「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座則知座,臥則知臥,如其身處,是名正知。」有此正知,便能了悟身乃虛妄之軀,便不會引起貪著,不貪少欲,則何來煩惱?

觀世音菩薩以此句咒語,教化眾生要心存正念,行有所知,遠離貪欲,則此身根必能清淨自在,無所煩惱。而奉持大悲咒,即能悟得此正知、正念、正行的道理,而遠離虛無果利的妄想。《護身品》亦說:「此護身者,不惱於他,如是他人亦無惱害我,應知常持是意,一心親近,及於眾生,而常自在。」一個人能夠不隨意遷怒於人,當然亦不會引起別人的惱怒,只要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不會結怨於人,進而親近於人、與人為善,則必能心身安靜,不生煩惱。祇是世間人能具有此一護身涵養的,實在是少之又少,很多人都是在富貴貧賤中,遍計所執,以致心神散亂,居無寧日。孔子在《論語里仁篇》說:「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這是孔子教弟子如何做人的道理,也是在強調,人生在世,不管處於富貴、處於貧賤,都要能安住於所處的環境,雖不能做到樂天知命,也不要怨天尤人,這也正是菩薩教化眾生隨順因緣的道理。

觀世音菩薩在此句「跋陀耶」咒語中,自現解貪受諸觸相,即是在教化眾生,一切塵緣諸觸,都來自心中的妄念和不安於所處的境遇,才會有重重的煩惱,如果能常持供養,使心無貪求,則一切觸塵都不會煩惱於身。我們如能於持誦大悲咒時,常自思惟,在日常生活中常自警惕,當能漸離貪欲,使心地日益清淨,終而成就內無所欲、外無所求,隨心圓滿的修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