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語:第二十四句:薩婆薩婆

大悲咒觀世音菩薩示現相釋義

觀世音菩薩現香積菩薩相

在大悲咒第二十四句「薩婆薩婆」咒語中,觀世音菩薩為教化眾生體悟佛法平等的精神,認真修學,特現香積菩薩相。

在眾香國中,只有清淨大菩薩眾,自在修行,在其國中一切皆以香氣作相,所行之處,林苑皆香,平時菩薩皆以香氣為食,清淨自在周流十方。其間香積菩薩說法時,不以文字,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聽者各自坐於香樹下聞斯妙香即入三昧功德皆悉具足以上是眾香國的情境。

世間眾生為了養護這一色身,通常需用一些食物,而不管任何的食品,一經烹調,就會散發出香氣,而眾香國的菩薩有時亦以「香飯」作為供養,這些「香飯」是由名為「香積寮」的地方所調製,所以世間人就稱佛門負責調製食物之處為「香積寮」,又稱「大寮」,這個大寮就是民間烹調食物的廚房。尤其中國人「以食為天」,對於食物烹調更是世界聞名,雖然在農業社會,廚房只是一個最不引人注意的場所,但卻也是人類生活的憑藉,在僧尼所住的寺廟,當然也有廚房,而且也是很多高僧修行最落實的地方,所謂「香積出祖師,大寮出高僧」,特別當佛教中國化以後,因為這是滋養僧眾色身慧命的重要場所,因此也有人員的編制和條規,甚至還有特為制定的戒律和儀軌。

在人世間的佛門,「香積廚」有其必須存在的價值,而在出世間的十方法界外,也有香積這樣的國土,為菩薩供應每日香氣製作的靈性食物,使菩薩的慧命能夠不斷的提升到達佛的境界。由此看來,香積菩薩不僅為六道眾生重視,也為十法界所共有。觀世音菩薩在此句咒語中,現香積菩薩相,也在教化一切眾生修學佛法,要深知眾生平等的涵義,不要以為香積寮中,難有成就佛菩薩的修行人,事實上,越是能供養大眾的地方,最能修積福德,六祖惠能大師,不祇在黃梅為寺眾碓米,而且在受領衣鉢之後,還避難於獵人隊中一十五年,在這一段漫長的歲月中,大師常與獵人隨宜說法,獵人每次守網,每見生命盡放之,每次用參時,以菜寄煮肉鍋,稱之為「肉邊菜」,可知修學佛法,只要心地清淨,一切時、一切處,都是清淨佛土。

 

追夢

夢中泛起的那一點靈明,

乘著無色的翅,飄向無盡的虛空。

生命的元靈,展現出的是愛與善的身影,

像一縷飄忽的情思,輕柔的,

伸向塵緣盡處。

世情的起伏,像海洋,

卻是晨曦乍現之時。

道心初起,看起來總是一片迷茫,

生也無涯,卻盡我一生的追逐。

唸一句大悲咒,

誦一聲觀世音,

抬眼四望,已不見一絲雲影,

萬山中的半堵殘壁,

端坐著的自在清淨,

不像化石,卻一動也不動,

是風和雲的化身,還是,

神聖信仰中的神聖,

南無觀世音菩薩。

 

    昨夜夢中,行近一處深山深谷,蒼松兀立,雲浮天際,四顧茫茫,卻見一隅的山壁之下,半堵殘牆,一列青瓦,有三位老僧環坐其間,有心想上探問,卻不敢驚破那一片寧靜,屏息凝視,清風卻吹起一絲絲的殘影,飄向天際,大地無聲,自在清淨,睡眼未醒,仍然沉浸在無垠的夢中,僅寫一些記憶,以為自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