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語:第三十五句:穆帝隸

大悲咒觀世音菩薩示現相釋義

觀世音菩薩現諸佛菩薩相

「佛」在一般的解釋上是指:擁有最大的智慧,達到自覺的境界,且能覺醒眾生,如此覺行圓滿,便是「佛」。佛學辭典所記是:佛乃佛陀之簡稱,譯言覺者,覺有覺察、覺悟二義,一者能覺察煩惱使不為害;二是能對諸法之事理,了了分明,謂之覺悟,如此覺行圓滿,是名為「佛」。以上兩種說法,都是以明心見性,得無上正覺,普度眾生,來說明「佛」的涵義。
對佛教來說,凡所稱的佛,都是對釋迦牟尼佛的尊稱。而隨著教理的發展,佛的涵義又分為法、報、應三身,法身佛是指遍滿宇宙之間寂靜無相的佛;報身佛則是指為救濟眾生經過多世積功累德,並建立淨土世界的佛;應身佛乃是指在娑婆世界度化眾生的佛。依佛經的解說:如大日如來為法身佛,阿彌陀佛為報身佛,釋迦牟尼佛為應身佛。這三種說法都是就佛的成就而言,到了大乘佛教時期,更將宇宙的實相之理,加以人格化,並將覺知此一真理的釋迦牟尼佛,稱之為法身佛,在《法華經》中,稱釋迦牟尼佛和密教中的大日如來,都是法身佛。至於十方三世諸佛,更是如恆河沙數。通常在經上記載的有盧舍那佛、毘盧遮那佛、藥師佛、不動佛、寶生佛、多寶佛、不空成就佛、定光佛等,佛有時又稱如來,亦是指秉真如之道,從因證果而成正覺之意。
除佛之外,就是菩薩,其意是大覺有情,菩薩要廣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再經多世修行,才能得證佛果。而得世間眾生信仰最多的就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以大悲心度世,只要眾生乘願修行,即能離苦得樂、消災延壽,進而累功積德,善根深種。至於一樣廣為世人禮敬的還有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菩薩,這些如恆河沙數的菩薩,都在世間普度眾生。
諸佛菩薩都是以慈悲度世,導引眾生老實修行,只要眾生能秉持所修法門,勇猛精進,雖不能一時轉迷成悟、明心見性,但能去諸惡障,廣修善業,功夫到時,必能解脫煩惱,悟入自在安樂佛菩薩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