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語:第四十七句:菩馱夜菩馱夜

大悲咒觀世音菩薩示現相釋義

觀世音菩薩現阿難尊者相

    阿難尊者,一稱阿難陀,是甘露飯王之子,為釋迦牟尼佛的堂弟,因生於佛陀成道日,故又名慶喜。年幼時,師事十力迦葉,二十五歲出家,在僧團中,年紀最輕,且貌相端正,聰明穎悟,很得人緣。不久,便當了佛陀的侍者,前後達二十五年之久,對於佛陀所宣講的佛法義理,多能銘記在心,凡遇未曾明瞭之處,必伺機向佛請求重說,真正做到無一字之疑、無一句不明的程度,因之,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稱「多聞第一」。

    阿難尊者個性溫和,待人誠懇,且富正義感與同情心,在教團成立時,女性尚不能出家,即使佛的姨母摩訶婆闍波提幾次想要出家,都難如願。阿難尊者為此據理力爭,後得佛之贊許,乃立八敬法予以規範,從而女性才能有緣進入佛門修行。

    佛陀涅槃之際,摩訶迦葉正在北方行腳,得知信息後,晝夜兼程趕回,為使佛陀的度世大法,常傳於世,乃召集證得阿羅漢果位約五百人,相會於摩揭陀國王舍城的畢波羅窟,因當時阿難尚未證得阿羅漢果,雖貴為佛陀堂弟,又是常隨佛陀左右的侍者,亦無法加入,痛定之餘,乃日夜勤加精進,在結集開始時,終能證得阿羅漢果,參加集會。摩訶迦葉在會中,盛讚阿難尊者為「多聞總持,有大智慧,常隨如來,梵行清淨,所聞佛法,無有遺漏」,推舉阿難背誦經文,經大眾同意後,阿難乃如實誦念經文,而每誦一小段,摩訶迦葉即問諸比丘:「阿難所言,有無錯誤?」經大眾答以無誤之後,乃於定論。這次法會經上記載有九十天,為佛經的傳世,奠定成功的基礎,阿難尊者實為貢獻最大之人。

    阿難尊者弘法,深得世人尊敬,其中最得阿闍世王與毗舍離王之尊崇,並大力護持。在《涅槃經》中記有阿難八不思議之說:「佛告文殊,阿難事我二十餘年,具足八種不思議:一、不受特別之請待,不住施主之家,住必與共。二、如來之衣,雖故物不受之。三、見佛於當見時。四、見女人不生欲心。五、聽法不再問。六、知佛所入之定。七、知眾會之得益。八、知佛所說之法。」以上這八項,對於任何一位學佛修行的人,都有參行的真正價值,所以特予引述,供各位同學參考。

    在《大悲心陀羅尼經》中,佛曾向阿難尊者說:「汝當深心清淨,受持此陀羅尼,廣宣流布於閻浮提,莫令斷絕。此陀羅尼能大利益三界眾生。」觀世音菩薩在此句咒語現阿難尊者相,其意即在教化世間眾生,能學習阿難尊者為弘揚佛法之至誠與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