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觀世音菩薩示現相釋義
觀世音菩薩現圓滿菩薩相
在大悲咒第六十五句「娑婆訶」咒語中,觀世音菩薩為化導眾生能於修持佛法、持誦此句大悲咒時,了悟一切佛法都以圓滿為第一要義,乃特現圓滿菩薩相。
圓滿菩薩在諸佛菩薩的成就上,是代表一切圓滿、無有缺失的無上境界,圓滿除說明諸行具足之外,亦有圓融之義。圓的意思是週遍,融的涵義為和諧,一切佛法之究竟,本在週遍和諧之中,才能見其廣大圓滿無礙的無上境界,觀世音菩薩所宣說的《大悲心陀羅尼經》,就是以廣大圓滿無礙來強化經文的名號和內容,事實上,佛法的廣大無邊,就是因其圓滿無礙,才能「放之四海而皆準,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華嚴經》對於佛法的圓融,有最清楚解釋,認為一切萬法都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一切互不相礙,互相融入,以平等的精神,體悟宇宙人生的事相演化,所以《華嚴》有三種圓融:一是事理圓融;二是事事圓融;三是理理圓融。這三種圓融如果以水譬喻:則事理圓融,事就是波,理就是水,水動波起,無水即無波;而事事圓融,就像水波與水波,波波相連,互入而不相礙;至於理理圓融,就如水與水都是被稱之為水,不可能將水稱之為土、為火。雖然用水來說明《華嚴》的三種圓融,並不能使大家開始時就能充分深入的了解,但若能依此修行,則功夫到時,自能了悟其中圓融無礙的道理。
在此句咒語中,觀世音菩薩所化現的圓滿菩薩,即在教化眾生,修學佛法必須真實了悟,圓融乃是達到圓滿境界的根本方法,沒有圓融,就不會有圓滿,而圓融所具有的圓合一切的道理,就是佛法所說,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境界,圓融的內在涵義就是和,俗話說:「和為貴」,凡事都能從和諧著手,就不會有任何對立和阻礙,因此佛法的修行,和諧最為重要,佛法講空、重無,其真實的涵義,都是在追求一個和平、善良的境界,我們誦持此句咒語,觀照菩薩所化現的圓滿菩薩相,就是在了悟此一道理,而且能知能行、不疑不斷,只是眾生常為七情六慾所擾,不能真知力行,以致修行難成大業,《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中和之道與佛法所說的中道圓融,事實上並無二致。我們學佛修行,一定要以致中和的心境,作為處世待人接物的基本修養,才能進一步了悟佛法的真實涵義,要在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恪守發乎情,止乎禮,不貪不求的中庸之道,方能皈於佛法清淨平等的正道。我們只要能依此修行,確實做到「心奉觀世音,口誦大悲咒」,漸次增進,就一定能證得菩薩大慈大悲、清淨平等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