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語第六句:摩訶迦盧尼迦耶

大悲咒觀世音菩薩示現相釋義

觀世音菩薩現馬鳴菩薩相

    在大悲咒第六句「摩訶迦盧尼迦耶」咒語中,觀世音菩薩為教化眾生修習大乘佛法,自度度人,利益一切眾生,特現馬鳴菩薩相。

馬鳴菩薩是首先倡導大乘佛法的人,根據鳩摩羅什所譯的《馬鳴菩薩傳》記載,馬鳴菩薩原本是中天竺(中印度)摩揭陀國的出家外道,能言善辯、知識淵博,是聲名遠播的外道論師,曾與諸多沙門或外道進行論辯,每次都能獲得勝利,甚至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沒有人敢於接受他的挑戰。當時北天竺有一位長老,人稱「脅尊者」,這位長老勤修苦行、學通三藏,得知中天竺有位出家外道「世智聰辯、善通議論」,若施予教化成為比丘,必能廣宣佛法,開悟眾生。於是就往中天竺去尋訪這位外道,當他到達中天竺以後,為了方便,就住在一間寺院中,本來所有寺廟在早晚課時,都會鳴鐘報時,但是這位長老住了幾天,卻未聽到有鐘響的聲音,他就問寺裡的比丘為什麼沒有依法鳴鐘?比丘答說:長老遠地而來,不知此處有位出家外道,長於辯論,並對寺中佛弟子要求,如不能與之辯論,就不可鳴鐘受人供養,為此,才未鳴鐘。脅尊者聽後,就對寺裡的比丘說:你們儘管去敲鐘,外道若來,由我應付。寺中比丘經過討論後,雖然對脅尊者的能力有些懷疑,但還是遵照脅尊者的意思去鳴鐘。此時,外道一聽鐘響,就來到寺院質問寺中比丘,為何要鳴鐘?比丘答說:有位外來的尊者要和你辯論。當時雙方即約好七日後進行辯論,並邀請國王、大臣和沙門、大眾觀禮作證,同時議定任何一方輸了就拜對方為師。因為脅尊者說「吾年邁,且遠來,吾應先語」,所以就由脅尊者先提問題,外道同意後,脅尊者即說:「當今天下太平,大王長壽,國土豐樂,無諸災禍」,外道一聽,覺得這樣的問題,實在找不到論點加以辯駁,只好認輸,並且依約拜脅尊者為師,剃除鬚髮,受度為沙彌,再受具足戒,這位受戒的外道,就是撰寫《大乘起信論》的馬鳴菩薩。

    在這次辯論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佛法的真正奧妙處,馬鳴菩薩雖有雄辯滔滔之能,但脅尊者卻以質樸無華之法,清楚舖陳問題的內容,使馬鳴菩薩一時找不到辯解的論點,這是以拙制巧的方法,也是兵法上所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致勝之道。從修行的觀點來說,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平實才是成功的唯一道理。以馬鳴菩薩的聰慧能辯,誰也想不到竟會為脅尊者一個簡單的問題所難倒,這種以靜制動、衡觀現實的方法,才是佛法的精神,不尚浮華,直指問題的核心,使善巧的人,辯無可辯。這裡也可看到脅尊者對佛法的精研理解,對當時外道亂世、邪說風行的社會,要使正法久住人間,故以大悲心來度化馬鳴菩薩皈依佛門,實在是位以弘揚佛法為己任的大善知識。而馬鳴菩薩成為比丘後,更能精研佛法、博通三藏,到處弘法化眾,使佛法進入另一個更廣大無礙的大乘境界,也是他對佛法弘揚最偉大的貢獻。

    馬鳴菩薩所論述之《大乘起信論》,其中心思想乃為圓融整合大乘佛法的理論及修學的重點,是將中觀學派的大乘空宗與瑜伽行派的大乘有宗以及如來藏的思想,融會貫通成為一個更為圓融的思想體系,而其在修行實踐上,更具體提出三個重要的論點,作為修學大乘佛法的準則:一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二是慈悲,如《大智論》所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三是悲智雙修,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眾生。這三項修行法則,不僅為當時大乘佛法樹立了準則,也直接影響到大乘佛法以後的發展,特別在中國大乘佛法的弘揚上,有著深遠的影響,即使時至今日,也仍是大乘佛法修行的重要法門。

    讀了馬鳴菩薩的故事,和《起信論》對大乘佛法的影響,就可體悟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要在宣說此句咒語時,現馬鳴菩薩相,實因馬鳴菩薩是最早建構大乘佛法重要理論的聖者,當我們研習此句咒語時,即能興起大乘佛法之念,而大乘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能生大悲心,行菩薩道。觀世音菩薩將此句咒語與馬鳴菩薩的法相融合,實在是給誦持人最大的慈悲教化。這也就是為什麼要用較多的文字來敘述馬鳴菩薩的主要原因。希望能透過這些說明,更能加深這句咒語給我們的教化功能-至誠禮敬大悲心的聖者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