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觀世音菩薩示現相釋義
觀世音菩薩現帝神相
帝釋為天名,帝釋天乃忉利天之王,居須彌山之頂喜見城,統領須彌山巔之四方山峰,每峰各有八天,合之為三十二天,加上忉利天,統稱之為三十三天。
帝釋梵名釋迦提桓因陀羅,略稱釋提桓因,釋迦為能,提桓為天,因陀羅為帝,合起來稱之為能天帝,後反轉梵語為帝釋,《法華義疏》曰:「釋提桓因者,具足外國語應云釋迦提桓因陀羅。釋迦為能,提桓為天,因陀羅為主,以其在善法堂治化稱會天心故,稱為能天主。」此即帝釋天之由來。
帝釋天所居喜見城之宮殿,名殊勝宮,在喜見城外並設一辦事之所,稱為善法堂,為諸天王集合評議四天下(四大洲)善惡之處。另有帝釋四大苑林,設於喜見城外:第一是眾車苑,帝釋欲遊玩時,入此苑,則種種寶車即自然而出供其使用;第二是麤惡苑,帝釋欲戰鬥時,入此苑,則所需器械自然現出;第三是雜林苑,為諸天人玩習之所,俱生勝喜;第四是喜林苑,又名歡喜園,其中有極妙之樂事,觀之不盡,遊之不厭。
忉利天為欲界六天之第二天,傳說當迦葉佛滅度後,有一貧女,發大誓願,欲修造一佛塔,當時有三十二人願同心協力助其完成建塔之宏願,塔建成後,此貧女即依此功德,成為忉利天王,此三十二人亦輔助此天王,為其臣下,分屬於喜見城之四方,成為三十三天。
忉利天以世間百年為一晝夜,此天之有情眾生享壽一千年,壽盡則入輪迴,因天有光明、自然、清淨、自在等殊勝之義,故為六道中之天道。在古印度的傳說中,此天是常被提及的神,他常與阿修羅交戰,極其勇猛神武,因受佛法之教化乃為欲界六欲天之一。在胎藏界,依《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的記載有:「東方帝釋,乘白象,住五色雲中,身作金色,有三天女,各手持蓮華盤,盤中盛青蓮華或盛雜華。」可知此天與佛之因緣。